APP下载

读思结合明真谛

2019-09-10郑杏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图景斯科特幻灯片

郑杏美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反思性学习方式,需要立足于学生学情,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学生的反思点,并结合反思点安排学生乐于参加的阅读活动,在不断地反思生成中提升思维层次,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反思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19-01

0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成为一个聪明的学习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思维能力,反思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反思性学习方式,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它强调学习者自我的对话,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认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来实现学习目标。笔者尝试将反思性学习方式运用于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动,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意蕴。

一、图片激趣 置身“悲剧”情境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富有磁性的活动,教师身上也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磁场,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程开始便出示南极图片配以“南极,白雪茫茫,气候恶劣,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导入语,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之中。接着提出在一百多年前,有两个国家的探险队展开了一场到达南极点的角逐。终于,在1912年1月18日,英国探险队顺利到达了南极点。可是,他却在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二、细读文本 唤醒“悲剧”感动

动之以情是開展语文教学的逻辑前提。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审美化的情感联系,使教师、学生以及语文教学材料、资源等在情感信息上能够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张力,从而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以幻灯片展示此篇日记,突出反思点,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同时提出以下问题:

(1)谁写下了这段日记?(2)与他同行一起到达极点的还有哪些人?(3)你从这段日记中看出了他们成功到达极点的喜悦心情了吗?(4)为什么他们到了南极点,内心却是闷闷不乐呢?因为谁?

三、巧抓反思点,生成图景思维

语文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这句话概括了语文思维训练要遵循的规律,但宁波大学冯铁山教授提出语文学习需要充分借助语文的图景进行思维活动。任何文本都是历史和现实的交织,学生进入文本后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教师应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节、富有形象的立体图景,用丰富的言语实践唤起学生的图景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学会以欣赏、敬畏的心态诗意地审视周围的世界。

因为作者茨威格本身就是根据斯科特的日记还原当时他们所遭遇的困境的,所以笔者想把“日记”作为解读文本的钥匙,也就是“反思点”。接下来将提出问题:假设你是阿蒙森,你会写下怎样的日记?同时为了让学生更细致的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笔者将引领学生着重关注那面挪威国旗,在幻灯片上呈现原文: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示例,补充词语。

示例:这是一面(耀武扬威)的挪威国旗,从它身上,我读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这是一面( )的挪威国旗,从它身上,我读到了主人公内心的( )。

四、拓宽视野,提升思维层次

学生在由人及己的思考过程中,会因为自身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局限而影响理解的深度。此时,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讨论可以让学生跳出自我的狭小空间,链接资料的补充更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的层次。

仍然以日记为抓手,在幻灯片上呈现出斯科特的最后一篇日记——“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思考:为什么要将“妻子”换成“遗孀”,而不是“爱人”“夫人”等,斯科特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七年级的学生大致能体会到斯科特当时的心情是悲伤、不舍、愧疚,但对“遗孀”这个词的理解并不深入,有必要在此进行解释。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斯科特当时的心境,笔者将链接补充——斯科特给妻子的遗书(幻灯片展示)提出问题:从遗书中你读到了什么?此时已经由斯科特心境的体会把握转为对斯科特精神魅力的体悟了,在小结时可以就文题做出阐释:虽然他们的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他们在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私、乐观友爱的高尚心灵不正是诠释了“伟大”吗?

五、多元对话,实现立体思维

“立体化思维”的建立,一方面是图景展开、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图景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的产物。

让学生感悟人生,除了认知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外,还要主动和和作者、文本乃至自我进行多元互动对话,在对话言语中学习生活知识,揣摩生活道理,领悟生命意义。

斯科特一行长眠于南极的冰雪世界了,伙伴们不会忘记他们——体会伙伴们的敬畏与敬佩;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同时补充——在南极南纬90度有一座科学实验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2002年2月7日,英国的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大陆,开始她为期三天的南极探险之旅;茨威格不会忘记他们 ——他以斯格特的日记内容为原型创作了《人类群星闪耀时》。

语文学习远远不止在课堂本身,除了要激发起学生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原著外,笔者将推荐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引导学生从这些英雄身上感受其精神力量,学会正确地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日记这一“反思点”源于学生的阅读,由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并以此为线索串起文本解读的全过程。巧抓反思点,努力创设反思情境,才能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逐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黄亮生.中学语文思维培育导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40.

猜你喜欢

图景斯科特幻灯片
我帮老师做幻灯片
呆伯特
水幕幻灯片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青岛新图景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
不强拆 巧分妙合幻灯片
快速添加摘要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