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
2019-09-10陈怀宁
陈怀宁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审美,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生活化教学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83-01
0
引言
陶行知老人家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陶行知老先生主张的是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应该贯彻这一点,将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日程生活相结合,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感悟到美术独特的魅力。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很容易造成教师主导课堂,教师在讲台上生动地“讲”,学生乖乖坐着认真“听”,再乖乖坐着静静地“画”的课堂。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教师示范作品的层面。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美术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千篇一律的画出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的“临摹画”,而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美、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画出的画要内涵着学生情感的变化,表达出他们的愿望、情绪和要求,体现出他们与周围事物的情感关系。这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这样才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意识,拉近学生和美术课本之间的距离。小学美术老师应该根据美术课本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引领着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去体会生活,在思考美术创造的时候可以利用想象力创造出一幅美的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兴趣会让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事物特别仔细,感受也特别深刻。这样,调动学生的身心进行美术学习,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美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拓展。
例如在上《小雨沙沙》这节课时,春季比较多雨,教师可以等到下雨的时候再讲授这节课。先让学生站在教室走廊里听听雨声(听觉),看看天空中的雨,看看雨飘落到校园花圃里的花上、树上、地上(视觉),伸出小手感受一下雨落到手上的感觉(感觉)……回到教室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雨的各种感觉,再引导想象画出雨天小花、小草、小动物们喝水的样子。因而学生在绘画时都能画上自己的所见、所想,画面内容丰富,充满了童趣。
二、将小学美术课堂实践活动变得生活化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将实践活动生活化,不仅可以愉悦小学生的身心,还可以增加其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遇到事情总是想要上手进行操作,实践精神很强。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出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在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习美术也是一种教学途径,并且这种途径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就像为小学美术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整个课堂都丰富起来了,变得多姿多彩。
例如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向校领导申请,在让学生参与教室的装饰美化,在宣传栏上画宣传画;还可以和社区联系,让学生去装饰美化社区的井盖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将小学美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的生活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亦师亦友的,但是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是传统课堂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这种课堂局面在新时代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具有消极的影响的。那么,小学美术老师怎样才可以构建起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生活化,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教学内容要和实际生活相贴近,这样才可以融洽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进行关爱,要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进行倾听,这样才可以去感受学生的情感,再这样生活化的环境氛围中进行授课的化,教学效果也会有效的提升的。
四、小学美术课堂训练要生活化
课堂训练是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实践活动,老师要激发出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笔来美化自己的周围环境。
例如,在上《我長高了》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带一些小时候的衣服、玩具,让家长提供一些孩子小时候学爬、学走路的视频。课堂上,让学生看看小时候的衣服,提问“这些衣服现在还能穿吗?”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玩具,提问学生“现在还有兴趣玩这些玩具吗?”播放一些学生小时候学爬、学走路的视频,提问学生“现在你们还要学爬、学走路吗?”再让学生思考“现在的你会干什么证明你长高了?”学生的大脑一直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下,将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展现、思维解放出来,从不同的角度画出证明自己长高的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训练,充分的将学生的天性解放了出来,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学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是美学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尽可能地让知识与技能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创设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习到的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真正做到“以美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美的陶冶,增强主体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林端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J].亚太教育,2019(04):50-51.
[2]张珩.引生活之水,让美术课堂绽放别样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6(03):67.
[3]韩翠翠.巧引生活源泉浇灌美术之花[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