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要求及质量控制研究
2019-09-10胡长星
胡长星
摘 要: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基本材料,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由此,本文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1-0102-03
Analysis of Concrete Requirem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HU Changxing
(Th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Hefei Anhui 230000)
Abstract: Concrete is the basic material for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oad and bridg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cholars.
Keywords: road and bridge;concrete;quality control
隨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已从快速增长转变为高品质发展,交通部也提出了“品质工程”的要求。而要达到“品质工程”的水平,则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实体的质量。就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而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关键控制点。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提升其耐久性并延长使用寿命,须从基本原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等方面着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1 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基本原材料
作为工程复合型材料,混凝土主要由水泥胶凝而成,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配比与拌和。首先,水是混凝土拌和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在拌和混凝土时,一般以饮用水为最佳选择,如果使用不能饮用的水,则需要在拌和前对其进行水质抗腐蚀性检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酸性度较高的水不可用于混凝土拌和。其次,水泥也是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在选择水泥型号时,不仅要全面了解不同型号水泥的使用性能,而且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选择强度等级适中的水泥。最后,骨料是混凝土主要原材料之一。骨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强度,因此,要合理选择骨料。根据粒径大小,可将骨料分为粗骨料与细骨料。在检验粗骨料与细骨料时,侧重点不同,粗骨料一般需要进行等级配比,并且需要对最大粒径与质地等方面进行重点查验;而对于细骨料,则需要对其含水量、质地及细度模数等进行严格检验。
2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控制原材料质量
控制原材料质量是保证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笔者主要分析对水泥和骨料质量的控制。
对于水泥,首先要做好防潮、防雨淋措施,以避免水泥受潮凝结;其次,由于水泥在暴晒后容易导致水泥袋风化、破裂,从而导致水泥洒落,造成浪费,且暴露后的水泥风化之后也会降低凝结性能,因此,还要做好水泥的防晒工作。
骨料的质量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砂的细度模数、过筛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或者细小裂缝。同时,要对砂进行不定期检验,通过砂中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2 道路桥梁中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模板设计。首先,在进行模板设计时,要在考虑支撑施工牢固性、方便性与拆除工程便捷性的同时,保证模板刚度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因模板设计或施工不当造成的变形。其次,确保模板材料符合使用要求。由于混凝土由大量的化学材料构成,为了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模板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与耐腐蚀性,且表面要平整,以满足不同形状、不同规格桥梁的建设要求。对于不同的模板材料,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对钢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模板的安装质量决定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影响桥梁主体工程及桥梁建造美观程度,因此,控制模板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2.3 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布料时需要来回移动出料口,避免赶浆;振捣采用不同直径的振动棒相互配合,保证不出现大气泡为止,振动棒的频率与力度必须均匀,防止用力过猛或者减少振捣次数,科学合理的振捣会让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失出去,从而降低热胀冷缩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浇筑质量。对于需要预留施工缝的结构物,待混凝土浇筑到顶层后,在结构物连接位置用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并压出条纹状,当混凝土终凝后,对于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用钢钎将表面凿毛,确保施工缝预留到位。
浇注完毕后,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可采取浇水法、覆盖薄膜法等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气温变化,而且要严格控制养护时间。此外,在施工结束后,应强制执行交通管制,以避免道路桥梁被损害[1,2]。同时,还要制订日常养护计划,有效控制波浪、裂缝及凹槽等病害的产生。
2.4 拆模
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凝结牢固后才能进行拆模。为了减少拆模对混凝土的影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全面检查道路桥梁混凝土的凝结程度,确保整体工程凝结结实后才能进行拆模,若发现裂缝或者混凝土未凝结牢固,需进一步浇筑混凝土,处理好裂缝后才能进行拆模。第二,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拆模,边振动边拆模,敲打振动后,模板就会脱离混凝土表面。敲打拆模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对浇筑的混凝土造成损害。第三,做好模板回收工作,拆除后的模板必须及时移出场地,做好回收,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四,及时清除模板上混凝土。若是钢模,还需要在钢模表面涂煤油,以进行防锈处理,以便下次使用。
2.5 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养护不当、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就会导致其在拆模前,甚至终凝前出现裂纹。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危及工程结构安全。因此,混凝土在凝固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按要求认真落实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3]。
2.5.1 养护用水和覆盖物要求。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使用饮用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有机或无机有害物质的水,以免影响混凝土凝结硬化。养护使用的水温不得过低,避免浇筑混凝土时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
2.5.2 养护的一般要求。①混凝土浇筑硬化后,应对结构物水平顶面洒水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盖的应向模板洒水降温,保持模板湿润。如果于混凝土养护期间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后具有覆盖条件的覆盖后继续洒水养生,没有覆盖条件的不间断向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持湿润。②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前3d养护非常重要。实际养护时间根据气温、风力等因素延长或缩短,以使混凝土获得正常强度,停止养护后以不产生干缩裂纹为准。③夏季雨水较多。雨天,应覆盖塑料膜,防止未硬化的混凝土受到雨水冲刷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2.5.3 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①T梁。拆除模板后,顶面继续覆盖洒水养护,侧面用软管雾状喷淋养护。养护期间,不间断向T梁腹板喷水,并做到混凝土表面的全面湿润且避免干湿循环。②墩柱。拆除模板后先向墩柱表面洒一次水,然后用封闭的塑料薄膜筒包裹,养护至7d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须将墩柱包裹严实顶口扎实不漏气漏水,塑料薄膜表面附着水珠方有养护效果。③空心墩柱。拆除模板后,沿墩顶四周设滴水管。滴水管不断滴水,水沿着墩身表面流下而保持墩身湿润。④盖梁、系梁。拆模后,包裹土工布,并在顶部设置储水筒,储水筒设滴孔。⑤基础及肋板。拆模后,及时回填基坑及涂抹沥青。
3 道路桥梁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预防及处理
3.1 麻面
3.1.1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模板接缝拼接不严,浇筑砼时缝隙漏浆;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汽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1.2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等物;浇筑砼前,用清水湿润模板,不留积水,严密拼接模板縫隙;脱模剂须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应振捣至汽泡派出为止。
3.1.3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找平。
3.2 蜂窝
3.2.1 产生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骨料计量错误;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浇筑砼时,下料不当或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造成混凝土漏振、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3.2.2 处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然后用1∶2水泥砂浆补修。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3.2.3 预防措施。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若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若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3.3 缺棱掉角
3.3.1 产生原因。砼浇筑前木模板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或者钢模板未刷脱模剂或刷涂不均匀;砼养护不好;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3.2 缺棱掉角处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3.3.3 预防措施。模板在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或刷涂均匀脱模剂,砼浇筑后应认真洒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型砼保护。
4 结语
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世强.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与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4(16):134.
[2]陈洪波.简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11):206.
[3]欧强,周伟.道路桥梁混凝土开裂原因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