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性信息激素诱捕器对烟草甲在不同灯光下诱捕效果对比研究
2019-09-10韩志康
韩志康
【摘 要】为确定诱捕器在卷烟工厂实际生产环境中对烟草甲虫的诱捕能力,在石家庄卷烟厂贮叶间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灯光直射与避光处理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贮叶间实际温度28℃-32℃,相对湿度68%-72%的环境中,诱捕器对烟草甲虫的诱捕能力为:避光处理>灯光直射。
【关键词】诱捕器;烟草甲;直射;避光;诱捕能力
引言
在我国各烟草区均普遍分布,是烟草贮存及卷烟生产过程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是六足总纲、昆虫纲、长蠹总科、窃蠹科的一种。其食性复杂,对烟草品质尤其危害严重,同时在各卷烟厂制丝车间也是做为首要防治对象。为更清楚的了解烟虫诱捕器在不同灯光下的诱捕能力,同时考虑到时间生产环节因素,决定进行在灯光直射及避光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1试验环境
在制丝车间生产各个环节中,贮叶为烟片存放时间最长的工序,贮叶间实际温度28℃-32℃、相对湿度68%-72%的环境中为烟草甲虫最适生产环境,(60%、70%、80%RH均适于烟草甲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试验环境选择在制丝车间贮叶间。石烟贮叶间202㎡,布置有YX152对顶柜8组(8000kg贮叶能力)、YX154对顶柜8组(4000kg贮叶能力),可满足传统工艺和创新分组加工工艺。
2试验材料
烟虫诱捕器使用罗素生物(英国Russell IPM公司)生产的烟草卫士弓形性信息激素诱捕器。
3试验方法
在贮叶柜支架上,距离地面1.5m的高度下,挑取一面可被灯光照射,另一面在阴影部分放置两个诱捕器(即:一个做避光处理(A1),一个在灯光直射下(B1))。重复试验三次,分别为A1\A2,B1\B2,C1\C2。每24小时统计烟虫一次,统计时间为3周,每周更换一次虫板。
4统计结果
诱捕烟虫统计表1
通过图表中可以看出在遮光处理条件下诱捕烟虫的数量明显较多。
考虑到烟草甲虫的生理周期为22天,车间要求虫板的使用周期为30天,随后我们又进行了为期30天的统计试验。
诱捕烟虫统计表2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遮光处理条件下诱捕烟虫的数量明显较多,且在前20天烟虫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更好,呈均匀递增趋势,在20天后趋于稳定,说明诱捕器的效果减弱。
5討论
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诱捕器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对烟草甲虫的诱捕效果较好。证明烟草甲虫成虫具有避光性的生活习性。在今后工作中放置诱捕器时选择在避光处。同时在前20天烟虫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更好,呈均匀递增趋势,在20天后趋于稳定,说明在20天后诱捕器对烟草甲虫的诱捕效果会减弱。实际生产环境中有多处空调出风口,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空调出风口对诱捕器捕捉烟草甲的能力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周会对出柜进行彻底保养,保养后对诱捕器的诱捕能力及烟草甲的统计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太振旭.烟草产品生产车间中烟草甲防治综合治理.科技风.2019
[2]杨绍佳.不同湿度下烟草甲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构建.福建农业学报.2018
[3]黄奎.卷烟生产现场中烟草甲的综合防治方法探讨.南方农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