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饕餮盛宴

2019-09-10胡月华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学学科素养

胡月华

教育主要就是解决三个问题: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目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课程改革的缘起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单元,浙江省上虞区鹤琴小学是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启蒙之校,学校通过“做中学”课程建设来实现活教育目的,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观照下的健康、规则、智慧,从而解决教育三问题。2015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其中,小学阶段每学年15%课时左右的拓展性课程为选择性教育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课改实施的理解

对于课改,我们有正确的理解:课程改革的性质是“深化”,不是“重建”; 课改的指导思想是“选择”,不是“统一”; 课改的内容导向是“整合”,不是“增加”;课改的实施方式是“渐进”,不是“运动”; 课改的评价导向是“多元”,不是“分数”。 我们注重课程的整合实施,让学生学习各种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體现在试卷上的结果。课程整合实施主要可以有以下形式: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主题课程下的全科教学、主题课程下的分科教学。

课改实施的基础

我们着手制订鹤琴小学“做中学”实践课程整体规划方案,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基础:一是活教育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主张尊重儿童,重视实践;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其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二是“做中学”实践课程的建构与开发。自2012年我校开展了省级课题《“做中学”实践课程的建构与开发》,多年来我们建构了三类课程,即生活实践课程、学科实践课程和德育实践课程。如“走进鹤琴园”低中高三册、“和空竹一起飞”“101班的绘本故事”“玩电影”“家政”等课程的开发。此外,学校每年还开展晨间小课堂、安全微微课、自理能力大赛、家长微课堂等课程活动。

课改框架与内容

“做中学”课程包括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其中基础性课程又分成奠基性基础课程和分层性基础课程,主要进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根据学生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拓展性课程分为主题式拓展课程和选择性拓展课程,开展了科技天地、少先队活动、家长微课堂、影视课堂等主题活动及进行了学生走班制的选课。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自我规划、公民素养等核心素养分解至两类课程中,凸显学科素养和学科特色,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应该是灵动、生气、别致而有魅力的,课程的实施也应该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的。我们通过长课、短课,以及长短课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短课:指晨间15分钟道德生活小课堂(即德育微课程)和午间30分钟自主活动时间。其中道德生活小课堂包括:明礼习礼、生活课堂、心理健康小课堂、道德法治小课堂及一周一评;午间自主活动小课堂可以安排阅读、思维训练、红领巾广播、视听活动等小课堂。长课:我们把周五下午第二、三节合并在一起上拓展课程,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全校走班制开课。长短课结合:我们将周三中午的道德小课堂和下午第一节少先队活动课结合起来,(一般时间为1小时)。这样便于开展科技活动、快乐少先队、家校微互动等主题活动。

课程整合与发展

2017年,鹤琴小学成功申报了省教科课题“基于学科教室建设的‘做中学’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实验期间,我们力求通过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等策略,构建“做中学”整合后的课程整体框架。今年该课题已成功结题,而我们对课程的整合也更多地结合了学校的活教育元素。我们力求打破学科的壁垒,把已经开发的生活课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整合为健康课程、规则课程、智慧课程三个课程群。健康课程——基于做人,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我们通过开展具有鹤琴特色的多彩的健康课程:空竹、棋类、柔力球、艺术体操、心灵小课堂等,培养孩子的健康体魄、审美情趣等综合学力,实现“普适+提高”。规则课程——基于“做中国人”,做一个守规则、有核心素养的中国人;我们以行规教育为抓手,通过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的养正课程,习中华礼仪,养良好习惯的礼仪课程,告别依赖、走向自理的自理课程,激活课堂、温暖生命的生命课程,在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常规+特色”。智慧课程——基于“做现代中国人”,做有智慧、有个性、会创新的现代中国人;我们在国家课程标准框架下对基础类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和个性化实施,如整合语文、英语学科开展朗读者、经典吟诵、双语“悦”读课程等,实现“优质+增值”。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源泉,课程育人静待花开。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鹤琴小学)

猜你喜欢

中学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