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19-09-10王茜茜
王茜茜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中的基础的课程,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则是语文的基本环节,更是教学的重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读书识字的重要过程,也是小学生积累词汇的过程,更是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前提。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加强改进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过多注重生字生词,忽略文字本身的意义
教师在小学中语文教学中往往过多的注重生字生词的讲解,注重生词的书写与读音,却往往忽略文字本身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很多老师重视的是课堂设计,往往是自己讲的多,小学生则只是被动的听。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生字与生词,缺少的是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思考。教师更多的是注重达到课改的要求与标准,不太注重小学生的课文的阅读体验,可阅读教学变成变成了记忆训练、知识训练,甚至不自觉把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如在讲《燕子》这一课中,很多教师过多讲述了燕子的特点,比如秋去春来,不知不觉中讲成了动物世界。又或者讲《燕子》这一课变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课,强调了报恩与感恩。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生学习重要阶段
小学是人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也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在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图画的最适合良机。小学生阅读主要是从识字、词等发展到句、段、篇,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还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导师与引导老者,一定为学生阅读作好保驾护航,好好爱护、鼓励学生,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找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与需求的角度进行辅导阅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因材适教地针对性的指导,以使学生尽快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从阅读材料的语言特点、思想内容都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序,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坚持阅读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形成的。
1.3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读书学习相对来说是枯燥的,小学生又贪玩好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找到了能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笔者经常做些“扣”,在快下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读一些故事,读到精彩之处时戛然而止,说声抱歉,下课的时间到了,只能下次再读了。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一定想弄明白后面的故事,弄清结尾。自然而然自己找相关资料或问爸爸妈妈去,老师提前和家长约定好,不要剧透,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通过这种请君入瓮的方法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通过阅读学生学到知识也会越来越广泛,问题自然也会越来越多,阅读的接触面自然也会越来越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自然会水涨船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是越来越明显的好。
2让小学生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好奇心较重,模仿性强却很难持久,对新生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又会被其他事吸引过去,好动情感而缺乏意志,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他们并未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或形成耐久的读书习惯,即使上了高年级,已具备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带有易变性。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
2.1语文老师帮助小学生学会选择阅读资料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把遇到的生字或生词要查字词典,弄懂,并且做到会写会用了。其次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笔者在课堂上又给学生普及了如何做标记和如何做标注,同是列举了一些名人伟人做标记的故事,告诉学生们如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圈划,遇到不懂的地方做批注,在留白的位置对书中的某一观点表示赞同或反对,写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符合人生学习和发展的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图书,懂得远离不健康的书。语文老师一定根据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身心成长的需要,精心制定一些书单,推荐给学生或家长,以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借此扩大阅读视野,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选择一些书中的章节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或对某些文章给予精心指导。
2.2小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说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拿自己的“意”来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好性格与精神、好的志气、骨气推想作者的志,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
要求学生阅读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在指导时要求学生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摘抄美好的段落的原文,用特殊线标注出词佳句,让小学生试着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大意,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试着去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同时做好引用文章,作者,时间,文章标题等相关信息的笔读,以便将来便于查找其他相关信息。
3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阅读效果
俗语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学习到学习的方法,在课外学习到知识的运用,运用中遇到问题又会促进学生去认真的学习探索求知。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课程资源,有效地实现课内外的整合和衔接,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规定完成阅读量,让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学生自身丰富语言和成长的有效阅读。指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并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去阅读,理清文章写作手法,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与想法,有意识地自己画出重点词句与段落,理解课文内容和所表现的思想,提出自己通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教师则根据共性问题予以言简意赅解释说明,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为什么这样开头和结尾?课文的内容是怎样写的?从哪些方面着手的?这样写好在哪里?文章内容还能从哪些角度去写呢?如何让学生自己写类似的标题,学生有什么想法?在作文课上老师可以进行适当讲解,让学生写出一篇文采优美的文章。
语文课坚持以阅读教学为本。古人云:“读书百遍,其義自见”。学生充分的读,在阅读中感悟出的道理,在阅读中培养的语感,在阅读中得到文化熏陶。是学生成长、发展受益一生的知识与理论。
参考文献
[1]康桂香.小学语文有效阅读训练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2.
[2]丁业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40.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