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学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2019-09-10杨白凡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农村措施

杨白凡

摘 要:生命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生命这个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认识,知道生命的价值,避免轻易的伤害自己或者对他人过激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生对生命认识的观察,本文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存在的误区,主要以寄宿制小学为例,分析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希望生命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保护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命教育;措施

现在由于小学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在农村尤为的严重,在农村小学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寄宿在学校之中,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家中老人管不了孩子,无能为力,导致学生没有收到很好的教育管制,从某些角度来讲,不尊重生命的行为甚至成为导致我国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寄宿制的生源比普通小学的生源有着很大的不同,寄宿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外乡镇或者偏远的地区,而且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很少回来,学生普遍由家里的老人照顾。从本质上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正因为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普遍缺少家庭教育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此外,由于学生的监管人主要是围着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而学生的奶奶或者姥姥爷爷等又无法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例如心情不好、烦躁不安等需要沟通发泄,但是没有一个人来进行安慰,普遍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长久如此,就会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变化。日复一日的积累,心理上就会幻想一些过激的行为来进行发泄,例如现在的学生有的对自己进行自残行为,用刀子在手臂上进行划伤,另外当此类学生遇到某些特殊性质的事件时,在自己心理上受伤害时,别人在进行嘲笑或者讽刺等行为,就会在内心深处滋生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想法,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寻短见或者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想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要加强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对不寄宿制就是走读的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含义,从而达到爱惜生命,避免出现伤亡事件的目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关爱,互相帮助,不能嘲笑他人和讽刺谩骂等语言上或者行为的伤害。

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

2.1开展相关德育活动

从生命的本质上看,进行生命教育的工作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理,而德育活动的形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实践方式。因此,农村小学应当加强对于德育活动的重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具有实践性质的德育活动,尤其这对一些寄宿的学生,因为相比其他走读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关爱,更需要对生命的教育认识,将生命教育的内涵融入到德育活动当中,从而确保学生在参与德育活动之后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对生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进行扫墓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为学生讲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了解到革命烈士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生命的崇高。了解生命的价值,想要将生命更加的精彩,应怎么样去绽放生命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对生命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便会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提高对于生命的重视程度,知道爱惜生命,知道生命的脆弱,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的情懷。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最青春的生命中,去干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们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同时孝顺父母,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

另外,德育活动的主旨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去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比如说,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具有文艺性质的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现自我的魅力,学会团结协作,学会舍得。主要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德育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的教学不仅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必备条件和途径。如果在教授学生文化课的过程当中适应的融入适当的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切实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是最能够体现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学科,语文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来为学生讲解生命教育,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事迹了解生命的价值,想其按北门学习,为了祖国奋不顾身的精神。此外,科学课程也具有开展生命教育的潜质。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去观察生命体,为学生讲解生命的诞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多么来之不易的事情。

2.3增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在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几乎一年除了放假都在学校中度过,这样一来,校园文化的好坏就会直接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例如学校的墙壁、走廊灯这些文化的建设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寄宿制小学要充分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实现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比如说,学校可以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的事例或者张贴一些与生命有关的标语,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2.4完善农村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校可以成立专一的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专人担任学生的心理教师。心里教室应该在辅导时候,应该提前了解农村孩子的情况,包括家庭和学习情况上的一些背景资料吧,学会使用学生的思维看待问题。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鉴于小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羞涩心理,所以经常会存在即使有问题也不好办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心理咨询信箱,让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自愿的投稿,这样避免学生的隐私暴露。二是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学校要让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和普遍性,鼓励学生有困难就要说,不能自己长时间的压抑着,以便及时疏导、解决。树立学生自我的自信度。

结束语

农村小学要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方面、多途径去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程启民,曹元彬,李云.农村中小学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J].

李伟龙.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实践初探[J].考试周刊,2015(16).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9).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农村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