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2019-09-10窦梦宁
窦梦宁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无形之中对教育教学产生着变革。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成为了教师需要攻破的难题。现如今,教育实行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并将其巧妙运用,成为我思考的方向。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和开始上课的五分钟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课堂开始时气氛就比较沉闷,那么,后续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就会很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课堂导入,利用它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是课堂导入的有效工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导入效果。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从而自然引入加法的教学内容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如何解决这问题也充满了兴趣,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做到独立自主的思考。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并不不成熟,注意力容易被打扰。据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课堂上走神的概率比初中生高1.5倍。通过创设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像类似的事情?学生在要解决新问题的迫切心情下,开始了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有效的。 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产生要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研究表明,从数学学习的模式看,基于情境的学习优于基于符号的学习,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思维更依赖情境,情境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情境的创设有着决心性的作用。
三、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些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而小学生抽象的思维还不完善,一时难以理解,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图形的变换中轴对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学时,教师利用PPT展示了一个苹果,然后下一个图片就变成了从中间切开的两半苹果。这时,教师追问学生:“被切成两半的苹果是一样的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还特意折纸来展示轴对称,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折起来,然后再展开,让学生比较轴的两边是否一样。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轴对称的定义,以便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再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综合应用题。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关键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遇到图形结合的问题,使用多媒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相信随着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将会和数学课堂教学愈发契合你,做到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能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A241A3B5-02D0-4B2D-BEB5-7B0A60CC66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