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临床观察

2019-09-10郭晓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妇产科腹腔镜

郭晓敏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在我校教学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病例入选范围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治疗指标,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指标明显更佳,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也可降低复发率,因此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030-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患者出现经期延长、腹部出现肿块、排尿或排便困难等表现。以往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术中切口长度长,手术损伤严重,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有大量研究证实,腹腔镜下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逐渐被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本研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校教学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纳入此次研究中,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n=43)中,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38.16±2.35)岁;肌瘤直径40.5~80mm,平均直径(56.52±7.52)mm;肌瘤分型:阔韧带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16例,肌壁间肌瘤19例。研究组(n=43)中,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8.15±2.34)岁;肌瘤分型:阔韧带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17例,肌壁间肌瘤18例。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c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结合患者的肿瘤大小和部位确定腹部切口大小,常规开腹,完全切除肌瘤和囊块,逐层缝合。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在脐周进行气腹针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完成第一个观察孔,进行器械定位,之后完成其余两个操作孔。在腹腔镜指导下,详细探查患者的子宫肌瘤数目、大小以及累及病变范围,之后使用电凝器将病变组织和肌瘤体进行剔除,肌瘤样本及时送检;之后彻底冲洗腹腔后洗净残液,止血有效后排空腹腔空气,逐层缝合。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8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被录入SPSS23.0加以处理,用t检验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计量资料(x±s),用x检验术后发热发生率、复发率等计数资料(%、n),若統计值P小于0.05提示有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随访3个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器官病变,属于一种良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受压迫、子宫异常出血、腹部疼痛等表现。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生长因子、环境因素、内源性激素、遗传基因、细胞外基质、外源性激素等因素有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的初潮年龄提前及生活压力较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区域年轻化趋势。当前外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传统开腹手术存在着诸多缺陷,该手术方式术中切口大、对患者的组织损伤严重,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术后并发症且恢复缓慢。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则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中视野清晰、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目前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发现,与开腹手术相比,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可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且安全性更高,这与谢秀玲的研究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考虑到主要是由于,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且手术方式具有造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能够加速患者术后排气,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改善预后效果,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此外腹腔镜剔除术还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生殖器官,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有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更易接受该术式。

综上所述,妇产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疗效显著,并发生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剔除术妇产科腹腔镜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