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队:点亮班级生活

2019-09-10谢纪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德育

谢纪

摘 要:小学一年级开展岗位建设之后,学生已经适应了新的班级生活。在岗位建设工作而形成了一些岗位组,学生完全能够适应这种新的发展空间。此时,成立小队,让孩子有“家”的归属感。当孩子们真正成为小队中的一员,经历和体验小队间的竞争与小队内的合作,在小队这一真实的“家”中生活和发展,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德育; 实践; 思考;

一、培养小队的核心力量——小队长

1.首先能量站的积累,隐性培养,提高威望。

小队长是一个小队的核心力量,队长威信越高,活动开展得越胜利,队长榜样做得越好,小队成员越配合,越有凝聚力。我班的小队长培养我分两步走:首先利用班级设计的能量站,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优秀人才。有几个学生在平时常规评比,课堂听课评比、作业评比,用餐评比等方面,总能夺得班级的周冠军(每周有5个)。这样一来,这几个同学就成为班级同学眼中优秀学子,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榜样。为后面的组建小队选出队长做好了的铺垫作用。

2.其次晨周会的演练,显性培养,提高自信。

队长的能力需要培养,除了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自信的人走到哪儿都是气场十足。作为即将成为班级首领的小队长,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信心。都说自信的孩子做事情心中有目标,会主动策划、能克服各种困难,会焕发的积极向上的能量,做事情就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我在班级设置出一个“舞台”——十分钟晨会,让孩子尽情展示。看似短短的十分钟,不需要准备多少东西,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走向讲台,面对四十几位同学流利地讲完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刚开始两周,这几个“小老师”的确很紧张,不仅脸涨得通红,而且常常会有读错的地方,可喜的是下面的同学非常给力,所有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比起老师上课,孩子们对“小老师”的讲解更感兴趣。瞧,一双双眼睛紧盯着PPT,不时发出赞叹声,或在共情的地方不由自主地冒出几句话来。对于“小老师”的提问,更是积极配合。每次“小老师”的PPT讲完,下面的同学还显得意犹未尽,只能在掌声中目送“小老师”回到座位。下课前一分钟是对“小老师”晨会课的打分。我们是以送贴花的方式打分的,如果同学满意她的晨会内容,就送一枚贴花给“小老师”,如果不满意,你可以不送。送贴花不是评比,只是激励“小老师”,让“小老师”越讲越有兴趣。越讲越自信。我们的“小老师”也不负众望,从一开始拿二三十个贴花到后来可以拿到四十个加,甚至每个人都送。“小老师”越讲越自信,声音也是越来越响亮,甚至做到了声情并茂。这样的同学上台自选小队长,分还会低吗?还有可能落选吗?

二、队徽、口号的策划,显示小队的合作力量

在前期铺垫工作做好之后,不费吹灰之力就产生了我们的队长,队员自主选择队长,一旦匹配成功,就要无条件服从队长的安排。为了让队员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所以每个小队必须设计自己的队徽和口号。为了让孩子们能自主研究设计出队徽和口号,利用一节班队课先让孩子学习我们班“向日葵中队”名称的来历、意义和班徽每个部分的含义及提出相应口号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网上一些优质的班徽、名称的设计。紧接着小队长就要分配组内成员开始思考自己小队的名称、队徽怎么产生,口号选怎样的?大家有空就要在一起商量、讨论。第二节班队课上,同学们根据一周时间内的商量讨论, 选出最优的图案和口号。并在纸上当场绘制完成。瞧,队长分派绘图比较好的同学构图,字写得好的同学写字,细心的同学涂色,如果需要剪贴的地方再另外安排人。此时的孩子非常团结,总看到每组会派个小调查员看看其他组的进度和色调,然后回去汇报,他们怎么做的,做到什么程度了,有时小队也会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节课的时间,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还真完成了队名、队徽及口号的创作。孩子们因为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各个欢欣鼓舞,又是蹦又是跳。

三、小队的各类评比,让小队成员越拧越紧。

1.常规评比,小队越来越有凝聚力。

小队不是用来摆设的。有了小队,班级评比就再也不是口号,再也不能单打独斗了。现在要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常小队评比,我们安排了晨读安静,有效;课间文明活动、排队快静齐、课堂积极认真,卫生桌椅整齐,地面干净,用餐安静、光盘等方面。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岗位手负责记录每天的情况。一天一评,一周一总结,一个月之后,获胜小队的队长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其他同学说说在小队长管理下的心里想法。说到光盘行动,有个小女孩说,有一次,我有一样菜不喜欢吃,就不想吃,但队长一定要我吃完,当时我哭了,但其他同学告诉我,如果你不吃完,我们队就不能夺得本周的五星小队。听了这话,自己想想,不能做这样损坏大家利益的事,再说,多吃蔬菜也不是坏事,于是我全部吃完了,至今为止,我们组用餐一块一直是最优秀的,我很感谢队长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还有一位男同学告诉我,美术课上,以前总是会做些捣乱的事情,自从有了小队评比,捣乱的事情基本不做了,定下心来发现自己画的画还是很不错的……总之,孩子们不仅能做到服从队长的管理,还能想着为了小队的荣誉牺牲自己的喜好,实属不易。

2.活动评比,小队越来越有竞争性。

本学期,我们孩子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从十一长假“小葵娃探龙城——为祖国母亲庆生”、“小葵娃溧阳深山沟一日游”到十月份“小葵娃乐游嬉戏谷”、十二月份“小葵娃过‘冬至’”最后“小葵娃欢乐迎新年”。每次活动都是分小队活动,小队成员集合最快的,小队成员最讲卫生的,小队参与活动最热情的等比赛项目跟着每次活动内容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要求。如:“小葵娃欢乐迎新年晚会”。也许是正好在体育节结束的档口,孩子们还没有从体育比赛的欣喜中回味过来。当我在群里说了一下跨年庆元旦晚会的要求。群里鸦雀无声,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没有回应。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结果。 第二天晨会,我把主题一抛下去,小队长立马就想到了,以小队名义报节目,并给小队加分。我觉得这个主义太棒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尤其是班中男生一队,经常因为没能遵守班级常规而扣分,导致他们总是在每周的小队播报中屡屡排最后。他们这次铆足了劲,要打个翻身仗。先和队长商量,要有个集体的课本剧,然后要有个人的节目,每个人都要上,可以是一个人的,也可以是合作完成的,总之,每人都要为小队加分。当然其他小队也会不甘示弱,就这样一台包涵着21个节目的大型晚会就筹划完成了。主持人,主持稿都有小队长抢着去完成了。所以本次的节目,都是小队长在催节目,报节目及过程的把关,我一点儿都没有操心。最后节目的质量出乎意料的好。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赏。都说孩子们长大了,能自己做事了。

一个小队就是一个“小家”,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成長。小队成员的配合默契度也在一次次活动中提高。在小队中,我们可以发掘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多孩子的能动性。当每个小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核心时,他们都会发光发热。因为我始终认为小队的潜力和发展都是无穷的,小队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让我们的班级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参考文献:

[1]王丽平.小学班级“小组任务型晨会”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30):23-25.

[2]林燕鸿,林美徽.小学阶段主题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9(03):29-30.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