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互动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金荣辉
金荣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作为高中学习的重点课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教育模式下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当前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针对互动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展开分析,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供大家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动模式,高中化学,应用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互动教学模式是当前随着课程改革孕育而出的新教学方式。在高中课程阶段,化学有很多较难的公式和原理,很难让学生保持在稳定的兴趣点上,所以就需要老师改变现状,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形成统一的教育学的关系,实现良好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老师可以达成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学生拉近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配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够调动起来,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基础,老师要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针对化的进行引导。比如老师可以针对化的设置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除去氯化氨中所含的杂质氯化铁要用具体什么方法?溶液中含有Cu,Hg等离子,需要加入什么沉淀剂?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得出以下结论:需要利用氨水将PH值调至7~8,利用Fe生成Fe(OH)。需要加入NaS、HS。所以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改革创新,有利于改变当前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的现象,能够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互动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分组化教学,实现优势互补
在开展互动教学模式时?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小组分组学习,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分组合作,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拉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提高学习热情,真正做到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制定具体的规则和目标,严肃课堂纪律,实现高效教学
在开展互动模式的教学时,不能一味的让学生热闹,而失去了教学效果,学习要有目标,要带着任务去探究问题,所以在开展讨论之前,老师要确定讨论的中心点和根本目的,一边要讲解化学概念,一边要让学生围绕中心点去思考,开展动手实践,同时进行科学的评判,让每个小组之间都有良性的竞争,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高效教学。特别是老师要针对每个组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评价,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错误和失败要总结经验,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3)研究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形成特色课堂
化学是一种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只有不断的实践潜心的观察,才能够了解学习的原理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要学会整合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比如在讲解金属化合物时,老师可以用2~3分钟简洁的介绍学习目标和流程,进而让学生动手操作检验金属粒子,并观察颜色的反应,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为什么火焰的颜色一般是淡蓝色,是哪一种金属粒子产生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差异并归纳总结规律,从而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创设情境实现互动对话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教学积极性要以老师的问题作为起点,要想激发起学生积极性,实现互动对话就要让学生处在情境之中。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情境展开探究,让问题成为师生探讨的中介和对话的桥梁,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以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所以互动教学要把问题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所有活动从问题情境出发,问题也是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实现了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发展,并且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問题的能力。当然,老师要注意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有思考的力度和维度,不是简单的重复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感受到思考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总结:互动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传统灌输模式,师生关系从依赖老师的关系变成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关系,所以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萍.浅谈互动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9(9):158-159.
[2]吴明莉.互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3):70-70.
[3]李中.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运用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137(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