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及反思
2019-09-10杨晓红
杨晓红
摘 要: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已经认识过一般函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如何将其运用到正弦、余弦函数性质的探索之中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函数图像在性质研究中的地位,同时要凸显学生探究的主体性,落实“过程教育”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下是笔者对教学过程的介绍和反思。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一节。
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性质和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正弦、余弦函数图像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并灵活应用性质解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探索、类比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引入新知:
师:首先回顾前面所学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定义域以及周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PPT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定义域以及周期,唤醒学生的回忆,为下面教学环节做铺垫。
2.螺旋探究,寻觅新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有“周而复始”的现象,二者的周期均为2π,那么正弦、余弦函数除了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其图像还具有哪一些特点?我们先研究正弦函数。(教师通过PPT呈现出正弦函数f(x)=sinx(x∈R)的图像。并示意学生观察图像,思考、讨论正弦函数图像的特点)
学生2:正弦函数f(x)=sin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是一个奇函数。
师:很好,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我们知道正弦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函数,这是利用正弦函数的图像直观理解正弦函数的奇偶性,能否从定义出发,证明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学生3:首先正弦函数f(x)=sin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其次f(-x)=sin(-x)=-sinx=-f(x)因此f(x)=sinx是奇函数。
师:类比正弦函数,能否给出余弦函数f(x)=cosx的奇偶性,并加以证明?
学生齐:首先余弦函数f(x)=cos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f(-x)=cos(-x)=cosx=-f(x)
因此f(x)=cosx是偶函数。
3.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对比
师: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对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性质都有了认识,下面请对比二者性质的异同.
学生4: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相同,周期相同。
学生5:正弦函数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
学生6: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都一样。
学生7: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都具有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图像都是轴对称图像和中心对称图形,相邻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相差个单位,因为又因为正弦函数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所以正弦函数的对称轴和余弦函数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相同,正弦函数的对称中心和余弦函数的对称轴的横坐标相同。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
4.学以致用,巩固深化
练习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约三分钟后,展示同学们的解法。
解法1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因为,所以f(x)是奇函数。
解法2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因为是奇函数,是偶函数,所以是奇函数。
教学反思
1.用规范的教学目标来引领教学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正弦、余弦函数的奇偶性。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先对函数基本性质以及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及周期性进行复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弦函數的另一性质,再通过类比来研究余弦函数的性质,并通过对比来提升学生的认识,最后让学生通过总结回顾来归纳课堂所学,提炼研究方法。
2.用合适的问题来驱动学生思考
思维和思想的展开过程始于问题,设计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
3.用反思性问题来加深理性认识
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宽度”。例如探究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后,对两者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在例题1的讲解过程中,通过错题的讲解,复习反思函数的定义域优先原则。
总之,过程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教养为肯綮”;教学要求是“教学内容全面;认知过程完整;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方法和谐”。而这节课形成的教学操作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精神实质并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邬云德.寓“过程教育”于“认识不等式”的教学探索及反思[J].中学数学教育,2014(1-2).
[2]胡乾彪.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及反思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1)为例[J].中学数学教育,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