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前教育中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2019-09-10虞文清
虞文清
◆摘 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前教育中的主要活动形式,通过游戏能有效的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天性好玩,对游戏总是充满了兴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快乐的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对此,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游戏,为幼儿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从而解放幼儿的天性,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学前教育中游戏与幼儿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幼儿发展
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提升幼儿认知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忽视了游戏的重要性,过于注重对幼儿各种知识的传授,并且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也是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导致幼儿缺乏游戏的兴趣,限制了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设计游戏,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其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比如幼儿在进行跑跳类游戏时,其手臂和腿脚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在进行拍球游戏时,幼儿的大脑、眼睛、手能有效的运用到一起,进而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大多是在户外,这就能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加快幼儿的新陈代谢,形成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幼儿身体骨骼的健康成长。并且在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能有效的增强幼儿的体质,提升幼儿的抵抗力,帮助幼儿的身体机能愈发的成熟。
2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大多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丰富游戏的内容,这就使幼儿能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从而在角色扮演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情感。例如:在进行“我是小医生”的游戏活动时,幼儿在生活中对医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医生的具体工作缺乏认知,在进行游戏时常常会简单的让“病人”吃药或打针。对此,教师可利用Flash动画来帮助幼儿加深对医生的认知,进一步的了解医生的工作,然后让幼儿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游戏,不同幼儿扮演的病人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医生灵活的应对,帮助各种病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全程的参与,及时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体会医生工作的辛苦,并学习医生的尽职尽责。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效的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学会热情待人、互帮互助。
3游戏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幼儿形成自身良好个性的重要时期,是幼儿今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能帮助幼儿在体验快乐的同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模仿生活中不同人物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比如,幼儿在扮演“服务员”时,会学会热情主动地招待客人,在扮演“交通警察”时,会学会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能帮助幼儿掌握社会准则,进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幼儿在进行任何游戏时都是需要遵守游戏规则的,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这就能使幼儿自发的去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能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4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在游戏中会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活跃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为幼儿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如麻绳、易拉罐、小木桩、枯树枝、空心砖等等,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些半成品或成品,这样能有效的锻炼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幼儿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此时幼儿就会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当自身解决不了时,还会借助外力来进行解决,如其他小朋友或教师。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不仅体验到了快乐,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克服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意志。
5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有的意义。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合理的设计游戏,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利用游戏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从而有效的推进幼兒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婉蓉.浅论学前教育中游戏与幼儿的发展[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0):166-167.
[2]贾镇溶.浅论学前教育中游戏与幼儿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9(24):130+132.
[3]武胜娟.幼儿教育中游戏化策略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