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9-09-10刘丽
刘丽
快乐教学法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不同学科自身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快乐体验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方式。下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介绍快乐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实施策略:
一、融洽师生关系
1.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并且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尽管有时在认知程度、行为举止上有一定的欠缺,也是十分正常的。教师要摒弃那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做派,明确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的不是“统治者”而是“服务者”的角色。我们常说的“尊师重道”“尊老爱幼”要求学生尊重教育的传授者,但是把它扩大化 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对老师的话视如圣旨,惟命是从,就违背了教育民主。学生正在成长,丰满自己羽翼,这不代表低人一等,不能不受到尊重。否则教育的过程就不纯粹,失去本来面貌了。
2. 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老师的内在个人魅力很容易俘获孩子的心。教师也要自我规范和提升,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善于在教育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人生价值的获得感。用饱含热情的态度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将心比心,学生自然而然也会真诚相待。
二、丰富教学形式
1. 善用直观教具
(1)地理挂图、地球仪、拼图。地理挂图可以将课本上的地图放大,加深学生印象。课堂上呈现挂图,可以帮助教师生动、明确地点出重点内容,讲知识与地图充分融合。地球仪是高于地图的立体展示,也能更真实地体现客观情况。地理拼图是带有游戏性质的地理教具,一般有世界地图的大洲大洋拼板,中国地图的省区拼板。
(2)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学科课堂知识量过大、教学内容太抽象、学生理解力低等问题,多种图片、视频也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例如,在世界地理部分,讲埃及,我们可以呈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再配以古典音乐,学生很直观地就感受到埃及文化的氛围;讲东南亚,我们可以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电影《泰囧》,呈现电影图片,立刻调动起学生情绪,接着选取其中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由泰国引入东南亚;在海陆变迁部分,我们可以下载小视频,把学生难以想象的漫长历史时期的地壳运动浓缩到几分钟内,学生一目了然。
(3)创新型直观教具。所谓创新型直观教具是指在教师的奇思妙想下,不耗费太多财力,能简单有趣地展示地理现象的现有材料。例如,在讲降雨的形成时,老师端着一个盛着热水的带盖的杯子进教室,过一段时间,当讲到降雨的形成时,有的同学依然一头雾水,这时老师一声“请看这里!”老师一手端起杯子,一手拿起杯盖,这时杯盖上有水滴落下来,“下雨啦!”老师大喊。大家都笑了起来。这种创新型教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复杂的原理,还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对老师更加崇拜和亲近。
2. 引入艺术元素
(1)绘画。将绘画艺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利用绘画过程中线条的虚实、轻重和色彩的明亮度差异,将地理知识所涉及的地图、图表画活,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虽然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课堂,但对于地理而言,传统的板图依然必不可少。对于课本的一个图,每节课可以根据同学掌握的程度和重难点画出不同的样子,有时不需要全部画出,可以根据情况突出某个难点,适时标出某个重点。另一方面,教师边讲边画,学生的注意会跟着教师的粉笔走,画到某个地方也就顺理成章地记住老师讲的对应知识。
(2)歌曲。歌曲引入是课堂中的较为常见而有效的形式,歌曲能让人放松情绪,欣然接受,而且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更是能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调动他们的情绪。很多歌曲不仅从各种角度涵盖了地理信息,也反映了许多词作家对某些地理问题的思考。
(3)诗歌。诗歌不仅韵律意境优美,也蕴含丰富的知识,特别是各种地理信息。通过这些诗词,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基本地理知识,探究深层原因,而且对诗文中这样的描写也豁然开朗,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需要鉴别甄选。
(4)朗读。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朗诵诗歌、文章,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融洽师生关系。引用诗歌的一般原则有:第一,典型具体,第二,浅显易懂,第三,结合情境。
3. 巧用幽默教学
(1)谐音法。谐音法就是根据某个知识点的谐音,并结合相应的含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幽默的效果。中国地理中提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43米,老师可以提问:“珠穆朗玛峰高不高?”学生答:“高!”老师问:“到底有多高?”学生的答案就不一致了,老师趁机说“多高,就要‘爬爬試试’!8844!”一个“爬爬试试”让同学们哄堂大笑,也很轻松地记住了8844这个高度。
(2)漫画法。漫画是基于一定的现实素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完成的画作,用来反映、讽刺某些社会现象。很多漫画能诙谐形象地影射地理现象,解释地理知识点。比如有一幅漫画名叫《求婚》,背景是高楼林立的上空乌烟滚滚,一位带着防毒面具的女人在接受一位戴着同样防毒面具,手捧氧气瓶的男人的求婚。意在说明在大气被严重污染的某天,氧气瓶则成为最珍贵的礼物,进而揭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主题。
三、将地理渗透进生活
1. 利用乡土地理,结合切身感受。生活处处有地理,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与同学熟知的乡土地理结合,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的好途径。比如,在区分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类型时,由于名字较长,学生读起来拗口,记起来费劲,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向窗外看,看一下我们所在温带季风气候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一想,从小到大见的树叶好像都是叶子比较大的,所以是“阔叶林”,老师又问“那么它们落叶吗?”“落!”所以它们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再推及南方,树叶叶片也很大,与北方的不同之处是不落叶,因此,它们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着去记忆,比单纯把几个拗口的词连在一起死记硬背要好多了。
2. 创设生活情境,加强情感体验。初中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在地理课堂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浓缩到课堂中,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文字资料,因教师的语言引导,进入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体验、联想、探究。
3. 结合时政热点,增强全球观念。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要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板块运动和地震时,可以结合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频繁发生的印度尼西亚地震来分析,用板块运动的原理来解释为何在我国西南部容易发生地震?为何印度尼西亚也经常受地震的危害?这样一来,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对位置就比较明晰了。
4. 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探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因此我们教学时不能把思维仅仅局限在教材、自身的体验上,而是要把目光投向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中去。比如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一节时,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形式沿河或环湖步行,分组观察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周围村落环境探究污染原因,回来之后整理观察报告,小组之间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