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营养需求和营养改善干预现状及进展

2019-09-10赵振羽韩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10期
关键词:蛋白质儿童

赵振羽 韩娟

摘 要:综述了各年龄段儿童生长所需的总体营养需求和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蛋白质摄入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当下为改善儿童营养问题国内外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和实施进展。

关键词:儿童;营养需求;蛋白质;营养改善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少年儿童拥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在逐渐成长为栋梁之才的过程中,人生最初的这一阶段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一个人今后的体格、智力、性格、习惯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儿童成长的初期最先得到公众关注的便是营养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满足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需求,以及面对营养缺乏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所做出的若干举措。

1 各阶段儿童总体营养需求

1.1 概述

“儿童”一词的法律释义是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可以再细分为婴儿(0~6个月)、婴幼儿(7~24个月)、学龄前儿童(3~6岁)和学龄儿童少年(6~17岁)[1]。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新陈代谢旺盛,除维持日常生理活动外,各器官组织亟待获取养分以达到成熟所需的物質基础。由于儿童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更容易损失[2],故其基础代谢高于成人水平,婴儿期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其日常可获得总能量的50%~60%;新生儿出生时其脑重量仅为成年人的25%,而其在6岁左右时将达到90%[3],这就意味着此期间是儿童智力发育的黄金阶段,而且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的免疫系统也是在此期间趋于完善,故儿童对营养的需求是高于普通成年人的。

1.2 婴儿总体营养需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处于0~6月龄的婴儿其主要膳食来源最佳为母乳。母乳中含有充足的能量及各类营养物质,可保障6月龄内婴儿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4]。以宏观营养素为例,作为主要供能物质的脂肪其含量可满足婴儿的正常生长和能量储备,除供给能量外,其中所含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为婴儿脑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母乳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为α-乳清蛋白,素有“蛋白之王”的美誉,易于消化吸收,其中的必需氨基酸组分比例非常适宜人体利用,有助于婴儿的发育;母乳中所含的低聚糖不仅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还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优势生长,降低小儿腹泻风险;生长发育所需的其他微量元素母乳中均含有,而且其比例更适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1.3 婴幼儿总体营养需求

7~24月龄婴幼儿的主要营养来源仍然是母乳,但母乳作为前6个月的单一营养来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继续纯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或缺铁性贫血等营养缺乏性疾病,故必须增加辅食,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根据《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19年)[4]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 578.1—2017)[6]以三大供能营养物质为例,推荐7~12月龄婴儿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85g/d、蛋白质为20g/d,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适宜比例为40%;1~3周岁的幼儿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比例应为50%~65%,随着年龄的增长,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从25g/d可逐步增加至30g/d,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适宜比例应为35%。

1.4 学龄前儿童总体营养需求

该年龄段的儿童生长发育速率与婴儿和婴幼儿这两个阶段相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也与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罹患肥胖症有着较高关联[7]。学龄前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成人,正处于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黄金时期。与成人相比,该阶段的儿童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仍处于较高水平[8-10]。根据托儿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以及我国居民膳食习惯[6-11],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应当达到“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的8成左右,在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为50%~65%、脂肪占比为20%~30%、蛋白质占比为10%~15%。

1.5 学龄儿童少年总体营养需求

学龄儿童少年正处于在校学习阶段,生长发育仍稳步进行,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包括脑的形态发育已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独立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应逐步培养其认识食物、学习烹饪的能力,同时应提高其基础的营养学素养,培养健康饮食行为[12]。做到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尽量不喝含糖饮料;维持适宜的体重增长[1]。同时也应保证每天至少进行1h的运动,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户外运动时间。该阶段的儿童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仍相对高于成年人,以三大供能营养素的供能占比为例: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5%~30%、蛋白质12%~14%[13-14]。

2 儿童蛋白质营养需求和现状

2.1 概述

作为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也是免疫系统和大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氨基酸、核苷酸、铁等众多营养素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及运转提供载体。徐斌等[15]通过进行体格和头发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认为膳食中的蛋白质与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发铜、发锌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因此,蛋白质在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其摄入量应满足维持健康生理状态和良好生长发育。如摄入不足,可以引起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及症状,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2.2 蛋白质缺乏

蛋白质缺乏这一情况在成人和儿童群体中都有出现,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由于其生理特性易罹患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多数因饥荒、社会因素不稳定等导致食物匮乏而引起。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在临床表现上一般分为消瘦型、水肿型和混合型三种[14],消瘦型主要是因为摄入能量严重不足,临床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消失、体弱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肿型是指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以全身水肿为特点,并伴随身体虚弱、神情淡漠,严重时可出现其他并发症;混合型是指蛋白质和能量同时缺乏,临床表现为上述两型之混合,且多数患者实则都为混合型[16]。A27B4F84-BB31-467F-9031-D3914F787165

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逐渐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要营养获取来源的传统模式向国外主流的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糖模式过渡,但是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农村或城市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少年的膳食调查[13,17]发现,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发生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黄佳[18]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情况分析后发现,其所处地区内学龄前儿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容乐观,摄入不足发生率达到26.4%。罗洁霞等[19]对1983年以来城乡居民从膳食中摄入的供能营养素进行分析发现,优质蛋白摄入量同推荐摄入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脂肪的摄入相对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居民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譬如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来源主要以猪肉和禽肉为主,农村居民则是摄入的谷薯类较多,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豆类摄入明显不足。长久以来的单一饮食习惯或是食物种类相对匮乏、供给不足会造成家长重视不足或者营养意识缺乏导致儿童长期处于营养状况不良的环境中,为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2.3 蛋白质过剩

Koletzko等[2,7]将1 138名使用配方奶喂養的健康婴儿随机分组,分别用以牛乳为基准的低蛋白配方和高蛋白配方喂养12个月,进行至第24个月时完成随访;同时另设定619名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第24个月时各组婴儿的身高并无明显区别,但高蛋白配方组身高比体重的Z评分和BMI指数明显高于低蛋白配方组,而作为对照的母乳喂养组与后者无差异。试验发现,高蛋白配方会造成儿童2岁时拥有更高的体重,而对身高增长并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并具备一定的提高远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3 儿童营养改善和干预现状与进展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儿童的营养问题(如营养缺乏或者营养失衡)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家长获得的营养学知识会直接影响其子女的膳食模式,而这种膳食模式与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有着直接关联[20-21]。此外,由于外出务工等因素而导致规模日益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应当引起重视,该群体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群体,应对这一群体予以特别关注。而且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儿童营养的改善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众多的调查研究[7-9,16-17]都认为,家庭收入的提高与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以贫困地区为例,在改善儿童营养、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方面,提高家庭收入或成为关键性因素。

国外在推进改善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儿童营养均衡方面有一些举措。Varsha等[22]曾提出,利用当地可获得或容易获得的资源开发新型辅食,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情况。Nilupa等[23]提出,在考虑蛋白质质量和季节饮食变化的同时推广种植优质蛋白玉米(QPM)。Hudak等[24]对其所在地区政府推行的儿童“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进行研究,发现该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男孩维持健康体魄,但对于女孩而言长期计划存在着超重或肥胖的风险,需在食品安全及种类方面做出相应修正,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辅助。

与此同时,我国为了解决儿童营养问题也开展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5],该项目遵循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营养包,以满足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26],该项目目前已覆盖我国中西部多数省份贫困地区[25],且覆盖面积逐年扩大,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发挥了很大作用。陈瑞等[27]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甘肃省2个贫困县共计6个乡,将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包食用及营养教育干预工作,结果发现,可有效改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对于降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学生饮用奶计划”于2000年正式开始实施[28],旨在改善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早期主要面向城市地区,2011年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后,逐渐使学生奶从城市走向农村,贫困农村地区学校的牛奶供应比例逐渐增加,2016年学生奶惠及城乡中小学生2 000余万人,贫困农村地区供应牛奶的学校中绝大多数都采用学生奶[29]。

除我国政府外,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近些年来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项目,如“春苗营养计划”“为5加油”“九阳希望厨房”“卡夫卡厨房”以及 “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30]。其中,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计划”就已覆盖22个省份,为我国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3 800多所学校捐建了厨房,并配以完善的管理标准和监督体系,使得近190万贫困地区儿童吃上了营养餐[31]。这些公益项目作为我国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相关政策的重要辅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丁叶,汪之顼.蛋白质的质和量与儿童健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12):884-889.

[3]杜松明,马冠生.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及解读[J].营养学报,2017,39(1):1-4.

[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4):392-417.

[5]裴景君,唐军.母乳营养成分与早产儿脑发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6):607-612.

[6]WS/T 578.1—201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S].

[7]Koletzko B,et al.Lower protein in infant formula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weight up to age 2 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 J Clin Nutr,2009,89(6):1836-1845.A27B4F84-BB31-467F-9031-D3914F787165

[8]杨美.儿童保健工作中普及营养知识的效果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18):38.

[9]汤璐,等.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3):5-8.

[10]王莉,尹春燕,肖延风,等.肥胖儿童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0):1130-1133.

[11]李艳芬,王翠玲.学龄前期儿童在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1):1281-1284.

[12]纪桂元,洪晓敏,蒋琦,等.特殊人群膳食指导[J].华南预防医学,2018,44(3):295-297.

[13]刘晗,蔡丽,李永俊,等.武汉市9~12岁学龄儿童在校午餐营养质量及与体格发育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9,48(3):403-407、412

[14]隋丹丹,刘莉,郭博.学龄儿童营养需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263-264.

[15]徐斌,肖德强,肖晶莹.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体格、头发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4):613-616.

[16]蔡佳音.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17]计美美,林茜.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77-1281.

[18]黄佳.学龄前儿童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情况分析[J].交通医学,2018,32(3):298-299、301.

[19]罗洁霞,徐克.我国居民家庭膳食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比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2):79-83.

[20]甘银艳,郭超男.中国0~5岁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6(4):99-103.

[21]Stephanie Nicely,M.Elizabeth Miller,Marisol del-Teso Craviotto.Parents perceptions of 5 210 nutrition messaging and child weight status[J].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2019,51(5):629-635.

[22]Kumari,Varsha,C.Sindhu,Sangeeta.Development and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weaning foods from malted sorghum incorporated with mungbean and raw banana flour[J].Research Journa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5):17-21.

[23]Gunaratna Nilupa S,et al.Biofortified maize can improve quality protein intakes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Southern Ethiopia[J].Nutrients,2019,11(1):192.

[24]Katelin M.Hudak,et al.The 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and child weight status:a review[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9,56(6):882-893.

[25]魏新.衛计委发布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情况[J].食品安全导刊,2014(Z2):48.

[26]徐娇,等.国内外6~24月龄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干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5):550-555.

[27]陈瑞,杨海霞,赵文莉.甘肃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78-180.

[28]张倩,张晓帆,杨媞媞,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6年学校牛奶供应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620-1623、1627.

[29]胡小琪,张帆,潘慧,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2 和2013年试点学校膳食供应改善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658-660.

[30]张燕.安利的“儿童营养”计划[J].中国经济周刊,2018(49):62-63.

[31]马广志,彭翔.公益要做增量,不要在现有盘子里抢资源[J].中国社会组织,2016,10(1):52-54.

Nutrition Demand and Status and Progress of Nutrition Improvement and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ZHAO Zhen-yu,HAN Juan

(Institute of Food and Nutrition Develop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overall nutritional needs of children of all ages and the impact of protein intake on the human body during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as well as current polici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to improve child nutrition.

Keywords:children;nutritional requirement;protein;nutrition improvement(责任编辑 李婷婷)A27B4F84-BB31-467F-9031-D3914F787165

猜你喜欢

蛋白质儿童
幼鸡怎么喂蛋白质饲料
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讲给儿童听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优质蛋白质与免疫力
蛋白质也分三六九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鱼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