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追求

2019-09-10庄思忠

速读·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名篇名家人文

语文课堂教学是贯彻教育思想的最主要的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的场所,语文的丰富人文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得以落到实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时极为有利的。

一、立足课堂,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延伸学生对语文的情感

学生跨入初中,我针对学生刚入学对语文还怀着浓厚的兴趣契机,第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问题之一便是请学生讨论,怎样给“语文”下一个定义。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了解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有的说“口语和书面语”;有的说“语法和文章”等。针对这些不同的看法,师生研讨最终使学生懂得了学习语文的目的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初次理解和探討。通过这次研讨,更主要的改变了以往对语文的片面的看法,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之后,我在学生愉快接受语文上大做文章,在平时选材上,努力挖掘人文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一课,通过打开这一扇文学之门,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天地,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在学习这一课时,我立足教材旁征博引,讲了许多名人的故事,引用了大量的名言,吟诵了许多诗词歌赋,概述了许多名家名篇,让学生感到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领略学习语文的乐趣。最终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从而加强了语文的情结,为后来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配合课堂教学,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文章和书报,从而深化学生的大语文观,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我常常结合课文教学,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文集以及涉及的其他名篇,如学到散文单元,我便会找一两本散文集,挑一些好的文章诸如朱自清的、郁达夫的、周作人的等等。如读到精彩的地方我都会停下来和他们研讨一番,读到周作人的美文《乌篷船》,好像又回到了鲁迅先生描写的乌篷船,好像又听到了《社戏》中双喜、阿发等小伙伴欢快的笑声。讲到舒婷的诗歌,就可以讲《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讲到巴金的《灯》,就可以想到《家》。每周我专门抽出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此外,我在课内课外都倡导学生自发订阅报刊杂志,更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这样学生长期坚持下来,在阅读方面就有了大量的积累。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隽永,钱钟书的淡泊,黑格尔的睿智,泰戈尔的悠远,马克吐温的幽默,欧亨利的讥诮,冰心的童心和母爱,这些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学生从鲁迅处深悟到批评精髓,从列夫托尔斯泰那里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中刻写着睿智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这些都让学生知道: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远远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然而语文课本上的篇目有限,由此及彼引申出的知识是无穷的,也是极为有益的。诗人皮日休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香于百卉。”让名家的“书色”、“文华”吸引学生,陶冶学生,学生的语文之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情结也会越来越深。曹禺说得好“儿时不解歌吟事,种粒冬埋春复苏。”日积月累到了一定时候,他们自然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

通过这样的熏陶,学生也认识到一个常识:只有多读书,才能摆脱平庸,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才能巩固自己的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形象。

三、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激励方式,促进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殿堂

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因此,我们语文教学最佳境界应该是这样的:充满着激情,传播着美,富有启迪和感召,引导学生体悟生命,感受崇高,激励学生唤醒自我、富于自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通过阅读名家名篇,时尚新文来感召学生去写,去充实自己,接下来在平时的写作和课堂作文当中,学生就能有说话的空间和内容,这对唤醒学生写作的欲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实施当中有具体的步骤如下:阅读美文——写读后感——拟写评语——尝试写作——优文诵读——给予点评。具体的操作:每周要求学生读二至三篇好的文章,接着写读后感,每周收上来后,由我批阅,在批阅中,我对一些较好的日记作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评语,平时上课或课后,间或提及他们的日记时,我都及时给予评价和鼓舞,相信他们会写出更好的文章。在作文课上,我都会读一两篇优秀的日记或两三段发人深省的语句,以此来激发其他学生的羡慕,从中来产生激励效果;在下面的时间里,我大多用在名家名篇上,师生对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大讨论;这之后才出题提要求写作文,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收上来;在评改的过程中,我选择下次作文课诵读的文章,在诵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闪光点,可以通过师生讨论的形式达成共识;最后对文章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我再作一次总评,勉励学生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作品。通过几年来始终不渝的坚持,有许多学生慢慢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此外更多的学生已经不惧怕作文了,喜欢写作文的越来越多。

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学活动,以此来全面提高并巩固学生语文素养

多年的从教经历,我深深地感到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各种形式的作文赛、辩论赛、演讲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就应试教育来说,这样的比赛,尚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更何况作为一项人文性极强的文学活动,无异于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特别是在语文素养方面会有快速的提高。这几年来,我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许多学生获得名次和鼓励,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实际锻炼,个人的素质越来越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展示出自己的风采,我想,这很到程度上归功于平时语文教学的灵活性,特别是重视人本思想的结果。

作者简介

庄思忠(1965.10—),男,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5516491D-252F-49A4-8487-5C652E3DE279

猜你喜欢

名篇名家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用“1+X”的模式,开展阅读教学的途径
名家与楚雄
名家题词
“囫囵吞枣”讲名篇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名家寄语
名篇中的文品与人品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