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进步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2019-09-10张文玉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工人阶级工业革命

【摘 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工业革命,带来一系列技术变革。技术的进步不仅使英国作坊变成工厂,机器代替工具,更重要的是工人从家庭生产资料占有者变成了被剥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无产者,形成与资本家的两级对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工人与资产阶级展开斗争,从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到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技术本应给工人带来进步,但却使工人越来越贫困。这种“技术悖论”的根源就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恩格斯认为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在当前社会,我们应努力改变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方式,让技术回归人文。

【关键词】工业革命;技术进步;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革命

引言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人阶级的状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其中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在当时具有“典型的形式”,表现得最完备。①恩格斯以英国工人为模板,通过与工人进行交往和搜集真实报道,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工业革命以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生产生活方面,恩格斯指出工业革命以前英国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在这种条件下的工人虽然不能说很幸福,但至少生活无忧。工人们固守着自己的家庭小作坊,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是由自己说了算。同时,本地市场的扩大和人口的缓慢增长是协调同步的,这样就保证了一切工人都有工作,相互之间没有激烈的竞争。工人能够随心所欲的合理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他们大部分人也都是体格健壮的人。在社会关系方面,工人与农民一样,对乡坤表示应有的尊重,过着道德的生活。按时上教堂去,不谈政治,热衷于体育活动,甚至与社会上比较有特权的阶级都相处得很和睦。②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织机和小小园子活着,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他们一辈子也不会逃离这种生活。但是工业革命却把少数人成为“机器”的情况发展到了顶点,使全部的工人变成了全部资本家纯粹简单的机器。

2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世纪中期,诞生了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从以手工劳动转变为以动力机器生产为主,资本主义生产也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人类历史进入了“机器时代”,恩格斯称之称“工业革命”。③这样一场革命,除了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社会上的变迁,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尤其是对工人来说。在生活状况上,恩格斯详细地描述了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处境。比如,工人们住的是贫民窟,吃的是发臭的猪板油、陈年的干酪和死畜的肉。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吸引着各种各样的虫子繁殖,经常引发肺结核、红热病等。在社会角色上,工业革命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具体来讲,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加大了对布匹的需求和对生产布匹的织工需求。很多织工开始放弃家庭式的生产方式涌入工厂中,为工厂主劳动。原先的自耕农因为产业工人放弃了自己的田地到了工厂做工,很多田地就被新的大佃农开发利用,这种大佃农经营的土地收益比自耕农要好,因此自耕农除了卖掉自己的那块田地买一台机器生产外就是给大佃农作短工。一切都被卷入到了这场运动中,技术进步成了社会变革的根源。

3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与无产阶级革命

当物质文化变迁后,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不一定是跟着同时发生的,有时候会落后于物质文化,这种落后就会造成社会失调,并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当时的英国就呈现为一种社会失调现状。造成这种失调现状的,最根本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而技术就为这种制度充当了最有利手段。“技术悖论”反映的就是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人阶级状况,即本来技术的进步能够相应的提高工人的生产技能和社会地位,使得每位工人都能全面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工人生活的越来越不像人,社会地位越来越低,技术成了奴役工人的手段。可以说,技术的资本主义應用造成一边是靠剥削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一边是被剥削的只能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④由技术悖论所引发的社会失调,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无产者意识到,必须挽救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反抗压榨着自己的资本家。工人捣毁了工厂,砸毁了机器,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慨。但这种反抗只是零散形式,只局限在某些地区。于是工人开始组成团体,利用集体的力量向资产者施加压力。对于个别事件,工会是强有力的,但是在普遍饥饿的情况下,工人的罢工就会停止,工会的力量就会崩塌。因此,工人提出要改组下院,让工人阶级也参与议会,要以无产阶级的法律代替资产阶级的法律。恩格斯认为,宪章运动是反抗资产阶级强有力的形式,因为在宪章运动旗帜下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是整个工人阶级。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已经预测现在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将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⑤革命不可避免,并且很快来临。即使后来恩格斯改变了“革命很快来临”的观点,看到了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工人阶级作出了一定让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恩格斯向资产阶级妥协。相反,他更加清楚了这一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资本家虚伪的嘴脸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所以,恩格斯不断鼓励工人在适合的机会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再次面对由于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社会失调”现象,我更倾向于乌格朋的“社会调适”观点。乌格朋的调适理念是改变文化适应人性,但因为人类还没有达到那种能够自由控制文化的地步,还没有形成转移文化的神力,所以要想得到较好的调适,不是去改变全部文化,而是只改变其中部分文化。乌格朋不同意改变经济制度的这种方案,他认为较好的经济组织可以使不均的现象减少,但即使经济有了很大改革,社会问题依然不会绝迹。因为文化变迁速率是不平均的,人性的问题也还是会继续存在。我们仍然要怀着美好的愿望去期待着共产主义的来临,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可能并不是恩格斯所说的革命,而是像乌格朋一样进行社会变革,即改变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方式,让技术回归人文本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89页.

②朱秀梅.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解读[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第17页.

③朱秀梅.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解读[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第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67页.

⑤朱秀梅.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解读[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第16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朱秀梅.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解读[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3]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文玉(1995.10--),女,汉族,山东平邑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工人阶级工业革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工人阶级概念的变化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