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感悟
2019-09-10张君利
张君利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体会理解;创新能力;思维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此,可将思维导图适当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以直观的方式,将多重思维显性化,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和思维记忆的特性,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一般比较表层,其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和概念性较强的课文和阅读材料难以理解或者难以从整体上去把握。而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特性,它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的连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结构图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从思维导图上,我们能够很明确地看出课文的主要结构和层次,帮助学生整体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段落、重点等,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性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抽象思维。
思维导图以其思维的发散性,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导图是按照人脑的思维方式由一个点出发引出无数个分支,以联想和想象为中介来不断地发散和拓展。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和概念去指导教学,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地引导和培养学生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在以下三个方面:课前预习、梳理巩固和课后复习。
一、在新课文的预习阶段
思维导图既可运用在单元课文的整体预习上,也可运用在单篇课文的细致预习上。学生可先参照单元导读板块,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主题和单元学习目标,找到单元课文中可以整合的内容相似点,加以归类。重点内容要做明显的标记。
关于单篇课文,可以先想想这篇课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绘制出来,再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示来打开自己的思维,绘制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将自己对课文的猜想及感兴趣的问题绘制在思维导图上。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对自己原先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和补充,进一步完善自己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阅读思考
(一)使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课文
每篇课文都要布置预习,以前的预习基本上是朗读课文及生字词书写训练。但是我觉得,对于高年级学生,这样的预习作业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不能让学生真正深入的去理解文章,把握重点。思维导图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深入理解文章,整体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写作方法,才能做出像样的导图。半年来,我始终坚持布置思维导图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并且在导图后边写明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样的作业训练的是学生的阅读思维,减少了学生书写的负担,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思考。
(二)结合思维导图再读文本,小组使用导图交流
全班共同丰富一份思维导图:
1.明确问题,集中思考
经过第一课时生生互学环节,基本的散点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一定会有一两个全班性问题无法得到深入解决,于是我在第一课时提炼出全班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第二课时的解决重点,也就是明确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课堂上,首先出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然后全班同学思考交流。打破小组界限,困惑相同的同学结合成一个大组,共同探讨,依据文本,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条件。
2.三级导图,落实难点
在个人导图补充的基础上,提炼解决问题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写在卡纸上,形成问题解决的条件,然后小组申请自主到前边进行交流,其他学生随意补充或者提出问题,也就是全班同学在黑板上同做一个思维导图,利用这种形式解决共同存在的困惑。最后老师一定要在学生没有达到的点上引领他们有更高的提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少年闰土》,《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写的方法,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内心活动。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真正了解闰土是个有丰富知识、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解决文章的教学难点。
利用思维导图解决这些问题可使其一目了然。
二、在知识点的梳理巩固阶段
俗话说:“学会了总结,就学会了学习。”现实是,学生没有知识系统,一般只是通过不断做练习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和掌控度,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其实学生也知道知识点需要整理这个道理,可为什么就是没有行动起来呢?一是没有充裕的时间,二是没有合适而感兴趣的整理方法。传统的整理模式比较机械单一,学生容易觉得乏味,自然缺乏动力,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思维导图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增强效果,使学习过程显得更有趣味,更美,更有针对性。这些反过来又增强了创造力、记忆力。正因为思维导图的特点,形象直观,所以适合小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和实践。如:六年級上册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的学习,在给诗歌分类时,我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忆,学生很快便背会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
三、在语文学习的复习阶段
从单元复习到专题复习,从平时复习到期末复习,教师常感叹复习效果不够好,学生掌握知识点不牢靠。如果让学生自己复习整理学生又无从下手,复习效果也不好。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有针对性地完成专题的复习任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绘制同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式的操作模式,并在小组活动中锻炼合作的品质。
四、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坚持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文本阅读思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语文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条理性更强。一个小小的导图,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策略,提高了语文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了。思维导图可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亦可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可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亦可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的特质和生命的张力,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