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

2019-09-10王磊

档案与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磊

摘要:访谈提纲的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的前置环节,其设计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述档案的可信度和效果。文章从理性尊重、聚焦项目、维护差异、逐层深入四个方面探讨了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传承人;访谈提纲

近年来,随着口述档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实践的不断发展,口述档案介入非遗保护和开发领域已蔚然成风。口述档案“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口述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记录其物质和精神上的原始历程和状态,进而实现对各非遗项目本体知识的历史阐释与主体建构”,复刻非遗核心技艺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全过程,以及传承人个人的感悟和心得,便于后来人习得技巧、领会要义、传承精神,为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产业开发提供高价值的操作文本和辅助资料。访谈提纲的设计是口述档案建档的前置环节,其设计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述档案的可信度和效果。

一、理性尊重原则

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的访谈主角是非遗传承人,传承人是非遗技艺、记忆和文化的活态载体。访谈者的任务是理性发问、真实记录,不能按照自己的情感预设来设计提纲,不能随意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不能粗暴干涉、暗示和引导传承人的论述和回答。在设计提纲时,要尽可能设置开放式的问题为传承人的表达提供充足空间,使用理性、中立的词汇而不是过多的感性词汇,避免透露传递访谈者的情绪好恶从而影响传承人的正常表达。比如,传统戏曲剧目中会有一些不适应现代人观念的内容,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糟粕,但这些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专制时代的内容确实是非遗项目传承史曾经的一部分,访谈者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流露出情绪的不满,影响传承人自如地讲述。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小就进入行当里当学徒学艺,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说话口音较重或用词粗糙,因此在提纲的设计上,不宜太过官方和高深,或提出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问题,应尽可能地使用传承人熟悉的语言和表達方式,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避免他们望难却步,不能顺畅回忆自身经历,真实表达心声。在访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传承人情绪的变化,提纲不仅要设计相关技艺与知识,还要关注传承人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感受,情感性、原生性的书写是访谈努力的方向之一。

二、聚焦项目原则

访谈提纲应以传承人活动的时间轴为主体脉络,将其中涉及人物、发生事件、产生作品等一个一个的子问题设为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再结合传承人的个体差异和现场情况,设计出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与人物回忆录大事记的区别。回忆录大事记是通过时间轴系统、完整地记录一个人一生的重大事件,最终服务对象是某个人;传承人访谈提纲的时间轴虽然也以一生为轴,关注的却是与其传承项目相关的子问题,最终服务对象是传承项目。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很大程度体现了非遗项目的发展变迁,通过传承人讲述自身经历来反映非遗项目某一方面的历史进程,因此提纲虽然要注重个人经历,但没有必要涵盖传承人人生经历的所有方面,只需涉及非遗项目相关部分即可。

以陈祖芬的妈祖信俗传承人访谈提纲(表1)为例,提纲主要围绕8个问题展开,问题数量相对少。访谈人事先对传承人的个人背景进行了摸排,“访谈者先得熟悉传承人一生的经历概况,然后再让传承人来填补其中的细节”,所以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记录个人基本信息上,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学艺过程、传承情况上。问题多为开放式,在关键节点适当给予提示,每个问题均指向不止一个提问目的,用尽可能少的提问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三、维护差异原则

传承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流水线上的同一产品,所以访谈提纲应具有针对性。不要将访谈做成问卷调查,更不要做成新闻采访,因为“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那些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们’,记者代表着媒体受众的利益和兴趣进入现场,提问方案是从受众角度拟定的,而口述历史访谈的目的是抢救活态信息,探究历史真相,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拟定问题提纲”。在设计提纲时既要关注传承人所在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行业动向、社会影响等面上的整体情况,也要关注传承人的家庭背景、学艺生涯、个人心得等点上的具体情况,因为传承人在生活环境、教育程度、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都会造成他们行业经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千差万别。个性问题可以增加传承人的辨识度,进而增加了整个口述档案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传承人的年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等情况不同,在接受访谈的配合度和完成度上也相去甚远,需要灵活地安排访谈的时长。对于配合度较高的传承人,访谈者可以提出更多更详细的问题,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配合度较低的传承人,采访者在设计提纲时需要考虑精简问题,抓住重点。此外,单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如一次不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可分若干次完成访谈内容。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对30多位丝绸传承人、大师、专家进行了口述档案采集建档工作。从访谈提纲(表2)来看,重点更倾向于对丝绸行业、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对当前传承环境与形势的判断,这可能与访谈对象不完全是非遗传承人有关。提纲引导访谈对象探讨“过去”的兴衰和沿革,“当下”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未来”基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趋势大的社会背景下的预估和研判。

访谈过程中也涉及了苏州丝绸非遗的热点话题如筹建中国丝绸档案馆、“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人选《世界记忆名录》等,既为实际工作的开展采集了意见建议,也增强了传承人的行业荣誉感,提高了参与访谈的积极性。

四、逐层深入原则

提纲的撰写要遵守逐层深入的原则,访问要循序渐进、由简至难、由共性到个性,在前后问题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逐层深入地围绕核心命题展开,引导传承人的口述逻辑始终不偏离命题主线。

按照“以人物自身的生平发展为主线,探究其与非遗项目有关的经历”的设计思路,先确定四大部分:传承人基本情况、学艺经历、传承情况、项目现状及未来发展,再逐步深入细化问题。第一部分围绕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展开,比如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家庭成员、社会职务、所获荣誉等。第二部分围绕传承入学习技艺的经历展开,具体包括何时何地拜何人为师,师门辈分排行,传授者相关情况,拜师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基本功有哪些,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出徒,技艺是否保密,等等。第三部分具体探究传承人的传承情况,包括对所在项目的继承和创新、徒弟助手、教学情况、项目申遗宣传推广等公共事务。第四部分是关于所在项目传承情况及未来发展,包括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未来发展愿景、存在的困难、传承人对所在项目的理解和心得等等。

孔军在写作其博士论文《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就开展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采集制定了访谈提纲,分为五个部分:传承人与传承史,主要是设计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技艺的方式、过程等;拓印历史,主要是拓印技术的起源演变、场地要求等;工具、材料及工艺流程,主要是木版年画制作过程和相关技术指标、注意事项等;销售,主要是木版年画的销售渠道和产业规模;现状,主要是目前的制作、传承情况。这份提纲的技术性问题占比较大,引导传承人详细介绍木版年画制作的工具要求、原料标准、制作流程和销售方式,具有很高的复刻价值。可以预见,如果访谈成果经过整理,将为后人进行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产业开发提供高价值的操作文本。此外,访谈提纲中有11个子项是关于木版年画的制作、传承情况,探讨了面临的危机和困难,以及与现代科技发展、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适配问题,这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具有参考意义。

以上探讨了非遗口述档案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需要明确的是,访谈提纲是非遗口述档案工作的基础,其设计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视野下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研究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赣西武宁“打鼓歌”传承人传习基本现状与人才培养对策思考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