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2019-09-10杜树兰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身体语言服饰历史

杜树兰

◆摘  要:语言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历史教师在课堂中用美的语言传授历史知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美体现在六个方面:准确,精练,鲜活声情并茂,风趣幽默,身体语言的恰当运用。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尤其是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语言更是传递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实现三维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历史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乃至整个历史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美的语言让学生感悟历史,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认为,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美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准确严谨规范

准确是教学语言的灵魂。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内容准确、语言确切、用词严谨,在内容的表达上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另外,教师在讲历史概念和历史事实时,用词一定要严谨、确切,不能大量的运用文学语言,不能言过其实。

二、精练简约干净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抓住要点。课堂语言的含金量并不在于教师叙述的多少,而在于课堂语言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有时寥寥数语,就能起到以少胜多、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表达叙述的多少,还要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到语言的精练、简约干净,要防止:①同样的话多次重复:多次重复的结果是学生听烦了,并没有起到强化的作用,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语言,毫无美感,反成累赘;②口头禅:过多口头禅,就好象在讲话内容的外壳上蒙上了一层烟雾,使丰富而精彩的内容失去了原来的光彩。

三、鲜活形象生动

语言的形象生动是教学的催化剂。历史是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发生的事情,永远不能复原,也没有回去的路,正是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历史课必须讲得生动具体,以期在课堂上较为清晰的再现历史图景,所以历史课必须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讲历史事件,要有鲜活的情景,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讲历史人物,要讲出人物的特点,要有立体感,要有鲜活的个性,让学生有如见其人的感觉。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靠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实现。

四、富有感情声情并茂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感的培养,而历史以它丰富而厚重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正义感、是非观、民族自豪感乃至学生健康而优良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历史情景、社会情景,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

信息的交流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知识的传递是以心理间的相互影响为背景的。但必须强调,教师不能为增加情感而机械生硬的添加情感色彩,要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受到感动、受到教育,要对历史史实有一个善恶是非观念,对历史人物要有一份真挚的爱增情感,这样,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才是真诚的,才能去触动学生的心灵,进而发生情感反应,教书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实现。

五、风趣幽默

幽默是语言的高级境界,是讲情趣与知识结合起来,意味深长,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控制,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教师语言的幽默感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之上的,是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时,应尽量避免将无端的贫嘴滑舌、低级的笑话引入课堂,也不能避开教学实际需要而一味的搞笑,插科打诨。

六、身体语言的恰当运用

教师的身体语言主要指表情、目光、手势、姿态、服饰等,这些因素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是对文字语言的有效补充,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了文字语言。英国心理学家米歇尔·阿盖依等人做过的实验表明,当语言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不是语言信号而是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作为历史教师,在用有声语言讲课时,能够恰当的运用表情、目光、手势、姿态、服饰等身体语言,就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就会让课堂教学达到更为理想的境界。

1.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在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而富有神采的目光要正视学生、时时关注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意识到他们每个个体的存在,教师也应该通目光来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时时的在与他们交流,这样在无形中对整个课堂起到了调控作用。

2.表情: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的面部表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情绪、思维的状态、课堂的教学气氛、学生听课的质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要亲切、活泼、微笑,要有親和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放松,思维活跃,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手势与姿态(态势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而优美的手势与姿态,不仅对教学是非常有用的,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精神风貌、情绪状态和个人修养。态势语的运用质的方面要准确,在量的方面要适度,在风格方面要大方。教师的态势语是因人而异的,这和一个人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以及所学专业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可千篇一律,但总体上应该是自然而大方、潇洒而稳重。

4.服饰:服饰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观念与气质品位。当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最令学生注意的就是教师的衣着打扮。教师的服饰要适合教师本人的形体、气质、年龄,要适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整洁高雅、美丽大方、协调自然,不能过艳、过俏、过露,在发饰上切忌新、奇、特。教师的服饰也要体现时代文明气息,不能陈旧迂腐、更不能破烂、肮脏,要以朴实而高雅的服饰语言展示教师的修养内涵、精神风范和个性气质。

参考文献

[1]林桂平.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表达[J].中学历史教学园,2006,1.

猜你喜欢

身体语言服饰历史
身体语言
猜朝代
新历史
身体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Wearing History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