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在脑瘫儿童言语治疗中的作用

2019-09-10沈佳菊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沈佳菊

◆摘  要:目的:探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在脑瘫儿童言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表对28例脑瘫儿童口面部运动及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实验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于每次餐前应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进行训练。结果:经三个月康复治疗,实验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变动均值为15.29,对照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变动均值为6.86,且P<0.05。结论:运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可以显著提高脑瘫儿童口面部运动功能,在言语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瘫儿童;口面部运动控制;言语治疗

口面部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见于痉挛型四肢瘫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部分脑瘫儿童因口面部肌肉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导致幼儿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流口水,不仅严重影响言语构音,更阻碍进食技能发育,对幼儿营养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该问题,除了坚持常规言语构音训练方法,尝试录制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观察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中心治疗的28例脑瘫儿童,年龄3~6岁,其中男14例,女14例。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例。对照组中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4岁;实验组中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4岁。

2.临床诊断标准:①脑瘫儿童;②口面部运动障碍。

3.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选用一对一模式训练,在独立、安静环境下进行。训练前半小时禁食,在幼儿精神状态良好时进行训练。对照组实施日常言语构音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日常言语康复训练基础上于每次餐前应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对脑瘫儿童进行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具体如下:

(1)对照组实施日常言语构音康复训练:①放松疗法:头颈肩部放松:家长抚触幼儿头慢慢下垂再缓慢后伸使头部肌肉放松;上肢放松:家长抚触幼儿双臂向前水平伸直;躯干肌放松:家长抚触幼儿躯干肌使其慢慢放松3min/次。②用冰棉签快而短间断性对口周、口唇及舌进行刺激1~2min/次。③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的力量1min/次。④使用吸舌器促进幼儿舌的上下左右练习3mim/次。⑤用糖果诱导患儿出现舌的上下左右动作3mim/次。⑥双唇尽可能向前撅起(发u音)然后尽可能向后收拢(发I音)重复3~5次。⑦做吹乒乓球、吹羽毛训练。⑧示范下模仿尽可能的张大嘴,使下颌下降,然后再闭合。缓慢重复5次。

(2)实验组在日常言语康复训练基础上于每次餐前应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对脑瘫儿童进行干预,即每次餐前应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对脑瘫儿童进行干预,幼儿观看并模仿,5min/次,3次/天。

4.观察指标。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表。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二、结果

计算结果中,表2的前两列是用Levene方法對两组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F=12.415,P=0.002<0.05,所以两组资料的方差不齐。依据“假设方差不相等”数据,t=5.072所对应的双侧检验P=0<α=0.05,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运用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进行干预的脑瘫儿童在口面部运动及运动控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的第一次测量值与第二次测量值差值的均值相比较,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家长口面部运动视频对脑瘫儿童言语治疗具有积极影响。

三、讨论

口面部运动视频运用于幼儿每日餐前,它很好的融入在幼儿的生活流程中,而选用幼儿熟悉的家长录制,不仅可以提升幼儿观看视频的兴趣,更是一次很好的家长培训机会。家长亲身示范,建立/巩固幼儿口面部运动及运动控制能力。在此过程中利用模仿、记录不足等方式,进行有侧重点的强化训练,逐步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口面部运动,强化在中心训练的结果。不仅坚持掌握在言语治疗室每次30min的训练,更要把训练目标融入生活中、融入家庭中,真正做到在家庭中训练,在生活中康复。

参考文献

[1]郑钦,沈敏,何龙文.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4).

[2]卢红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若琳,王宁华.Frenchay活动量表对于我国脑卒中患者评定的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2).

[4]汪洁.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的编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6).

[5]刘若琳,王宁华.Frenchay活动量表在中国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应用中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