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的提升方式研究

2019-09-10张启祥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

张启祥

摘 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成桩质量。为此,在钻孔桩灌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合理地选择和维护。本文结合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基本形态,在分析影响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因素的基础上,为如何提升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提升

一、混凝土在灌注操作中的形态

混凝土在灌注的过程中一般会在孔内呈现出自下而上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类型:(1)垂直顶升状态。在导管埋入混凝土内部的时候需要在达到恰当深度的时候及时停止。基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在灌注操作的时候具有流动性良好、坍落度较大的特点,淤泥和泥浆一般在混凝土的上面。(2)斜上方的顶升状态。在导管埋深不断增加的时候,导管在混凝土内部停滞的时间也会增长,孔内导管出现倾斜的时候混凝土的拓展将会受到阻碍,无法沿着环形空间向周围顶升,进而出现局部夹泥的问题。(3)局部顶升桩体。在导管埋深较大的时候会在孔的内部出现严重的倾斜和凝固现象,由此发生局部顶升的情况下,在局部顶升的过程中会出现断桩问题。

二、影响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的因素

(一) 隔水装置

在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导管中必须要配置隔水装置。在施工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使用了隔板,在料斗中的混凝土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通过吊起隔板来让混凝土下落,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制止这种行为,避免混凝土和水的直接接触。

(二) 混凝土灌注之前的料斗混凝土质量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封成功,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的时候,导管上的料斗需要具备一定的容量,在料斗容量达到规定数值要求的时候混凝土的初次灌输质量要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在初次灌注数量达到指定标准的时候确保混凝土经导管灌入的时候维持在一定的压力,确保混凝土经过导管顺利流出。

(三) 导管漏水

在水封封底完成之后需要施工人员及时检查导管中是否具备水资源。在导管多次拆装的过程中,水密垫圈往往会被损坏,最终导致导管进水问题出现,导管进水问题一旦出现那么就会影响整个钻孔桩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需要及时提出导管、吊出钢筋笼,之后重新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操作。

(四) 导管堵塞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导管堵塞发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较长,之前灌入的混凝土已经凝结,之后灌注的混凝土压力不能让之前的混凝土向上移动,在这个过程中会使导管混凝土由于不能下落而出现导管堵塞的问题。第二,骨料颗粒大小较大所导致的卡管。第三,导管和孔底距离较小。导管和孔底距离较小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刚开始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的时候。

三、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的提升方式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照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施工。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在具体施工操作中受地质因素、施工单位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为此,需要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操作时要强化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成桩过程中各项指标,如桩位、桩长、桩径大小满足有关设计标准。

(一)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势

灌注混凝土在导管底部的流动形式深受混凝土内部抗剪能力的影响。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和混凝土配合比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在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灌注混凝土,不仅要求其坍落度满足规定的数值要求,而且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内部的抗剪能力。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导管内径一般在20  cm~30  cm。混凝土的流动形式对灌注质量影响比较小,基于这个特点为了提升成桩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在细化分析施工场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工程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目的是有效降低灌注混凝土内部的抗剪能力,确保工程施工中额外添加的外加剂满足整个工程的灌注要求。

(二)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灌注前导管水密检查、导管在孔隙中的具体放置位置、导管和孔底的距离、钢筋笼的固定、封底之后检查导管中是否含有多余的水分。在具体灌注操作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检查导管的埋深,避免出现由于导管埋深 过大而出现的废孔,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导管埋深控制在2 m~6 m。

(三) 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的测量

从钻孔灌注桩施工操作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混凝土骨料粒径较大那么会出现卡管现象,引发严重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故障。针对这个问题,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钢筋的安排布置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要采取措施避免局部地段由于钢筋阻挡而出现混凝土孔洞或者缺陷。

(四) 加强对泥浆性能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操作一般是在泥浆介质中开展的,泥浆性能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对整个混凝土工程成桩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桩基成孔操作完成之后,需要施工人员及时调整和清理泥浆的性能参数,从而使灌注混凝土施工前孔内泥浆性能参数和孔底沉碴达到指定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仅考虑泥浆的相对密度、含沙量、沉碴厚度,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设备,在灌注施工之后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孔内泥浆越稀稠,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阻力作用也会增大,在置换泥浆的时候也会面临较大的问题。为此,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调整泥浆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清孔之后的泥浆性能参数和沉碴的厚度情况见表1。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桩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桩基施工方式,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隐蔽性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由此还会引发桩质量事故。为此,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操作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结合混凝土的施工特点、施工要求以及影响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质量的因素等方面思考怎样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钻孔灌注桩施工。

参考文献:

[1]张东晓.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7(8):122-123.

[2]黄润森.钻孔灌注桩桩基检测的质量控制与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83-184.

[3]徐才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244.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
基于推动质量提升的学术期刊评价形式探讨
农村教研新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采油厂适应新形势跨越极寒期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单位工作效率质量提升中机关管理程序的重要性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 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