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在音乐课中的艺术魅力
2019-09-10许婷
许婷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戏剧文化中的精髓,既囊括了传统民族音乐及戏剧表演艺术,又融入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思想指导方针引领下,结合初中音乐义务教育新课标,笔者认为,将京剧艺术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刻不容缓。
当今中学生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多元文化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四以来,经由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文化的洗礼和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样式日渐衰微。便捷的传媒网络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族群的音乐作品传递给学生,而中国传统音乐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越来越少,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越来越淡。作为中国当代最基层的音乐工作者——中学音乐教师,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呼唤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回归。中学音乐课作为学生接触音乐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应当肩负起拯救、保护、传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京剧艺术进校园
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自诞生至今,在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艺术门类之所长,并经过无数艺术家的改革与创造,才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之集大成者,被国人称之为国粹,世人称之为瑰宝。
京剧艺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现状2015年,在梅葆玖先生的倡导下,促进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地方初级中学京剧选修教科书——《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该套教材是全国迄今为止第一套正式通过审定的京剧教科书。梅葆玖先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在两会上呼吁、倡导“京剧进校园”,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他看来,京剧是国粹,宣传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京剧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年轻一代很好的“教科书”。学校开设京剧课程对于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粹、振兴京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京剧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现阶段,“京剧进校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口号,北京市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京剧进校园”活动。以笔者任教的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为例,学校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于去年创办了“京韵之声”学生京剧社团,并组织开展学习、演出、比赛、大师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团聘请京城京剧专家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研究生为学生指导授课,每周保证一次专家的专业授课。曲目选择主要以传统戏曲为根基,以经典选段为教学内容,从京剧的唱腔、念白等入手,再到选段所讲述的故事背景、所传达的真善美的思想,潜移默化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的审美体验,到精神层面的美德感化,最终达到美育目的。
“京剧进校园”系列活动成效??学校“京韵之声”学生京剧社团成立一年半,时间虽短,却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首先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和观念上的转变。从京剧社团招生情况来看,学生们踊跃报名,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表演的欲望。这归功于日常音乐教学中不断渗透优秀的民族音乐,不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这恰恰也是“京剧进校园”的终极目标——弘扬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其次,在区级、市级各项比赛演出中,学校社团受到教委、学校等系统内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中,学校社团获得全市银奖、区级金奖的好成绩,并被邀请参与北京电视台“校园国粹先锋”系列节目的录制,学生们亲临现场,一睹京剧大师们的风采,得到大师们的专门指导,更加热爱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京剧艺术,增强民族自信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它的发展和普及是对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的渗透和培育。京劇进校园可以有效振兴京剧,振兴中国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京剧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接触经典作品、了解京剧常识,培养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京剧表演的神韵,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 此外,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京剧,接受品德教育,感受艺术之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寓教于乐。就其现实背景来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呼应,是针对当下作为“国粹”的京剧与青少年“渐行渐远”这一现实而采取的举措。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本分。我们相信,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我们必定能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再一次显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所以,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增长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这将影响一代人的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