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2019-09-10梁彦红

速读·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脱氧核苷双螺旋分子结构

梁彦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认同合作与实践探究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用具

DNA分子结构模型组件、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制作模型、发现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啸和地震的图片)

提出问题:在这两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遇难者众多,你若是医护人员,如何识别遇难者的身份?(学生:DNA)

教师引导:鉴别身份依靠的是DNA的结构还是功能?借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DNA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二)模型建构,探究DNA的结构

1.基本单位

教师展示【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单位是            ,且每个脱氧核苷酸由            、            、            构成的。(空白处请同学们回忆已学知识回答)

【模型建构1】:单个脱氧核苷酸

教师展示【资料2】: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构成的。

【模型建构2】:脱氧核苷酸链

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

2.双链(平面结构)

教师展示【资料3】: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这一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分析刚才所建构的模型是否符合这一科学事实,讨论应构建怎样的模型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符合这样的科学事实?

【模型建构3】:DNA双链

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说明如此构建的原因,教师点评。

3.立体结构

教师展示【资料4】: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拍摄了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提出问题:科学家从图谱中推算出DNA应呈螺旋结构,你们的模型符合吗?应如何修改体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呢?(在平面双链的基础上旋转即可)

【模型建构4】:DNA双螺旋结构

教师请完成得好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模型,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增强成功信心。教师随后展示现成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让学生对DNA分子的結构形成更加感性的认识。

(三)模型分析

分析1:请同学们观察DNA分子结构模型,讨论以下问题:(投影显示下列问题)

(1)构成DNA的两条链有怎样的关系?

反向这个关系学生不容易得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寻找答案:请两列同学起立摆出左手握拳,右手平伸的姿势(左手握拳代表磷酸,右手代表碱基,躯干代表脱氧核糖),一个人可以代表一个脱氧核苷酸,一列同学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请一列同学不动,另一列同学与之进行碱基配对(这列同学只能转身完成配对)。这个角色扮演更直观地反映了两条链反向的关系,学生印象会更深刻,效果更好。

(2)DNA分子中,外侧由什么连接而成?内侧是什么?

从模型中同学们很容易认为排列在外侧的是磷酸,教师应给予引导:磷酸是和磷酸直接相连的吗?学生观察后就会得出: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通过分析,学生不难归纳出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学生回答)

DNA分子有两条链组成,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_____排列在内侧。

分析2:请同学们比较不同组学生构建的DNA模型,分析不同组的DNA模型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教师总结补充。

请几位同学将各自组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写在黑板上,其他组同学写在纸上。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碱基对排列顺序确实不同。

教师总结: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其遗传信息蕴藏在哪儿?

(答: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引出生物的多样性的原因是遗传信息多样性,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分析3:联系生活实际,不同的人长相各异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差异,这是DNA分子的个体差异性。同时请同学回答前面所提出的:如何鉴别灾难中遇难者身份的问题,首尾呼应。

(四)课堂小结

与学生共同回忆我们的探索之路;并帮助学生搭建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知识体系:即构成DNA分子有五种化学元素、四种基本单位、三种物质、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和一种双螺旋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

思考如何以本节课构建的模型为基础,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即DNA分子是如何完成复制的)。

猜你喜欢

脱氧核苷双螺旋分子结构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三步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DNA复制中原料消耗相关计算”的教学反思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外电场中BiH分子结构的研究
蝴蝶鱼
脱氧核苷酸钠防治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
脱氧核苷酸钠抗人肾脏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及分子结构设计
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发表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