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09-10田向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田向阳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学校应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课前准备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起到了培养学生人文价值观,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灌输仍然是教学的重点。而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也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从教学的根本出发,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渠道,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打造魅力语文课堂,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激发。

1.增加课前准备的趣味性

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教学中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课前应掌握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的心理及知识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及探究,设计与学生能够身心发展相符的课堂教学。同时,众所周知,兴趣是产生在需求基础上的,当人有需求才会对事物产生研究及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小学語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语文知识,善于思考及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2。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定期去组织与识字相关的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观察哪个学生在一定時间内掌握的生字最多,或看准确率。在完成竞赛活动后,教师应对表现好或成绩提升迅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想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使学生主动的向教师请教问题,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学习中,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自然而然的就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进度。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与教师沟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有效性。

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加强实践教学

在现代化教学中,良好的学习观并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是为了学习兴趣进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成绩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通过学习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不再压抑,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及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目标才能实现成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有效性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在实践教学中,不应使用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如在学习《风筝》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活动,使学生对风筝产生兴趣,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从而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尊重是互相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同样适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还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在小学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喜欢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厌恶学习,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对语文知识难以理解,无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讲解教材内容,但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应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5.有效引导,启迪学生的智慧

构建有效课堂,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很多教师将“引导”错认为“讲授”,其实不然,引导过程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讲授过程学生是一个被动参与的角色。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构建有效的引导机制,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引导活动,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发乎其主体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同时,还能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真正收获学习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有效的引导需要体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评判有效的标准也要参照学生的参与情况。引导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为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真正由“讲解者”转变为“引导者”,从而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6.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总结,使课前准备内容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保和.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联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7(06):96-97

[2]靳峰娜.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讨[J].才智,2016(08):98

[3]张羽,黄振中.“抢跑”真的能赢吗?——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7.33(18):7-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