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胆英雄何去何从

2019-09-10江璐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麻子姜文土匪

江璐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一个关乎土匪,骗子,恶霸,并带有一定西部色彩和喜剧色彩的传奇故事,以其紧凑的节奏和充满戏剧性张力的人物塑造,惊险刺激的打斗场景,幽默粗俗的语言风格,将残酷现实掩藏在狂欢戏谑的表象之下,完成了独具魅力的姜文式的情感表达与人生探寻。

八匹白马拉着蒸汽火车在铁路上狂奔,一个买官县长带着他的太太、师爷在 “特色”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被土匪所劫。土匪小六子与胡万对簿公堂竟为辩诬开膛验粉,死于非命,场面血腥。土匪行动时头戴麻将花色并以口哨传信,以及整片整片的白银和枪支等新奇荒唐的情节场景,加之运动镜头中的打斗场面和中近景的人物面部特写,以及色彩浓烈的仪式场景和夸张道具的使用,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无形中也悬置了故事的可信度,将一种荒诞感和戏谑的态度参揉其中,这是姜文的一贯作风,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他将戏谑与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如同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中,人物笑着笑着就毫无征兆地开了枪,谈笑风生的表象下是猝不及防的反击和残酷的剥夺。汤师爷死前埋在白银堆中,他被炸飞了的屁股挂在树上,而他还与张麻子说屁股疼,这一幕是何等荒诞又何等的动情,这一刻,我们会为一个骗子的死徒增几分忧伤,而又不会过度忧伤。这样的情感掌控是姜文作品的独到之处。

若说动辄把一段故事讲述成蕴含巨大历史深度的民族创伤记忆是第五代导演的沉重笔法,那以姜文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则更倾向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化悲伤于永恒无形的淡化风格。没有大是大非,没有大喜大悲,就算文革这样的历史浩劫在姜文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被消解成了不可信的个人成长记忆。而《让子弹飞》中黑色幽默的运用可以说也与其前作《鬼子来了》一脉相承。人物语言一针见血,一语双关,幽默粗俗等不仅很好地体现了人物性格与时代风貌,更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可以说影片除却一系列特技的运用,最能抓住一般观者的是人物间精彩的对白,其间仿佛带有某种诗韵,朗朗上口。

“死人有时比活人有用”、“来者不善啊”、“你才是来者”、“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都活着”、“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我来鹅城只有三个目的,公平,公平,还TMD是公平”……诸如此类,荒谬却有力,粗糙却能够直击心灵。这些话语在体现人物性格的同时,反复和强调也能令人印象深刻,简短犀利也不失其内蕴的魅力,这就是姜式用语的魅力,也逐渐组成了他影片的风格,让人一听就会不由自主地说道:这很姜文啊!

姜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辈子能导五部戏就很满足了,不能说五部都响当当,但我拿出五年时间拍一部戏,起码这硬度还是够的,成长期慢的木头本身会硬点。《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让子弹飞》则是我送给观众的礼物。”的确,这份送给观众的礼物在带来爽感的同时不禁让人感叹,“有点意思”,这份“意思”就是故事背后的故事,人物背后的人物,即故事的深刻性和人物的多重性。

影片的最后,那场宏大的土匪骗子恶霸的战役演变成“拿银子是贪,拿枪,则是反”的心理战役,贪和反的抉择构成了怕和怒的博弈高潮。张麻子发的不是抢,是怒。他燃起欲望之火,让众人享受得到的快感后体味失去的痛苦。有些时候被夺走会令人愤怒,但怕失去才是大多数人的信条。于是我们发现人类最大的欲望也终将可以概括为一己之私。“枪在手,跟我走,杀四狼,抢碉楼”,在四人七个来回的呐喊鼓动后,跟随而来的只有几十只鹅。这样荒唐的场景让张麻子明白,他绝不是振臂一呼而拥者云集的英雄,在“谁赢他们帮谁”的年代,这样的英雄已然不存在。观望,成为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而敌众我寡才是冲锋陷阵的英雄式人生永恒的困境。张麻子一直想成为这样的英雄,到头来发现招摇过市的胜利假象远胜于义薄云天除暴安良的悲壮集结。于是他错乱了真假,以杀假黄四郎的方式打到了真黄四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显得那么一文不值。如果人生有时真能够如同“他跑我就追,他跑我就追。他跑我就堵,他跑我就堵”这样简单,也不失圆满。

于是姜文再一次用铁门上的惊叹号和问号向我们抛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质疑。曲高和寡的现代性忧伤不是知音难求,而是人心难测。更多时候人们不愿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他们更愿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就应该长着麻子。在惩恶扬善的大好结局中,张麻子获得了这场匪霸战役的最终胜利,但从一开始就注定无获胜者的人生战役里,张麻子却败得比黄四郎惨。对他来说,钱和黄四郎都不重要,而没有黄四郎对于他很重要。如果说五代家业换四条人命是一个地主恶霸的处世算盘,人去楼空只身一人就是一个豪情义士的苍凉结局。在张麻子深情的凝望与尾随马拉火车而去的惆怅里,终点就是起点的圆圈式轮回,再一次如同《太阳照常升起》里一样展现。在一切狂欢戏谑抢劫杀戮归于平静后,人生的荒芜与无所适从还是迎面袭来。“我弄不清你是老汤还是马邦德,但是你没了,张麻子也没了。真的也没了,假的也没了。”没了,才是张麻子唯一的战利品。而有关师爷“那一年,我也十七岁,她也十七歲”的叙述被张麻子无情打断,我们无不稍感遗憾,明知是假象,却愿意去了解甚至相信,这就是我们的生存常态。

清醒,是张麻子孤寂的源头。看穿一切的人,才需要忍受高处不胜寒的寂寞。“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破生活的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那张麻子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够经历这一切然后依旧热爱这座城,热爱这生活?他无法做出选择,所以张麻子敲醒了我们这些还在睡梦中的人,把真真假假的生活撕开一个口子给我们看。不是张麻子无情,而是生活本身荒诞。很多时候,越是努力,就越是糟糕,越想接近,却越发抽离。何去何从不是张麻子的困惑,不是姜文的困惑,而是人类永恒的困惑。

猜你喜欢

麻子姜文土匪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和身高较劲的姜文
窗边的媒人
我家的小土匪
课间小游戏
家有“小土匪”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
土匪变成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