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韵在语文课堂上飞扬

2019-09-10管红芳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诵读感悟审美能力

管红芳

摘 要:古诗文是历史的传承,是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体现。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够让学生发现古诗文的美妙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经典古诗文中蕴含着优秀的思想,学生诵读古诗文可以学习到诗文中传达的精神主旨,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重点,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诗文;审美能力;诵读;教学方法;感悟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的历史积淀,直到现在依旧拥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古诗文名篇有着意境优美,内涵丰富,语言含蓄,形象生动,声韵和谐等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细细品味,走进古诗文的意境,让他们感受其中的美是我们教师进行古诗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诵读古诗文中真正的领悟诗歌艺术呢?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一、诵读内容要多样化

朱熹在诗文中写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为人要心灵澄明,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的知识,这是北宋大哲学家做学问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在学习中有所进步,要进行大量诵读,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古诗文学习中,要以反复吟咏的方式来培养语感,体会不同类型古诗的内在韵味和思想情感,感悟字里行间的哲理和智慧。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诗篇,叫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并抽出一节课来进行分享,一学期来学生收获很多,学习内容也不只局限于课本上要求掌握的固定诗篇。在分享时,学生也会更积极,想把自己的日常积累展示给大家。

二、以多种方式进行诵读

教师不要只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古诗,然后死板的按照教学目标记熟,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诵读古诗文地过程是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分享的过程。在此,教师要明确经典的内在意义,让学生向经典致敬,以多种方式赏析经典诗文。如在授课时,可以选用合适的音乐配合学生的朗读,在乐曲的带领下让学生体味句子之间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感和诗文的韵律美。

例如:一般我会在每天早上安排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主要任务是温故知新,巩固自己学过的诗文和预习新的内容。或者我会在课堂上会较多地运用比较阅读方式,在课下找一篇和与课堂内容相似的古诗,比较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如在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时,我会把张志和的《渔歌子》拿来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诵读时思考诗歌内涵,结合诗文背景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三、发现诗文的美

著名美学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通过对美的判断我们才会对事物有认知的标准。但小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他们的审美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思考美。

以我讲过的《望庐山瀑布》为例,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让学生读过后,我问学生是如何感知到这种美感的呢?有学生回答说“紫烟”这样的颜色词写得很巧妙,也有学生书说到“三千尺”这个词写出了瀑布恢宏的气势。对于这样简单的问题,会更加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这个场景,并动笔画下来。当他们着手画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理解与诗句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审美情趣在训练中不断提升。

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师的稍加点拨下,学生可以做到自行发现诗文中的美,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在不经意之间走进诗文,收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在诵读诗文中学会感悟

学生在诵读诗文时也在欣赏诗歌的美,古诗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诗文的内在意义的体会。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文本解读中关键句的分析,诗文的关键句也是所谓的“诗眼”,詩眼恰恰是诗人情感的凝结,所以发现关键句更能引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获得审美享受。

例如在一次课下,有同学对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可以理解诗文的情感却无法通过具体描述表达出来。我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们群策群力,有学生说出了诗眼这一概念。听到这儿我感到很高兴,所以顺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分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用,这个字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生机。我让学生试着替换其他字眼,通过我与学生的多次尝试,也无法找出比“绿”字更合适,更能增强描写对象形象的字。

学生记住了诗眼的重要性,在之后的阅读赏析中也会着眼于对关键句的探索,感受诗中的形象,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诗境。

综上所述,教师要用心去教学,用心去领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古诗文教学就不会枯燥。教师也要让学生注重平时量的积累,学生只有了丰富的阅读量,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思路,让教师在教的时候可以通过多方面比较来拓展。教师要在忠实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创新的思路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思维插上一双翅膀,自由的徜徉在古诗文海洋中,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创先.美无处不在——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外语文2016(08)

[2]马晓奋.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中学语文2016(03)

[3]陈刚强.在小学故事教学中充分渗透审美教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9)

猜你喜欢

诵读感悟审美能力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