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群连心,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公平样板”

2019-09-10钱博

派出所工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警务辖区

钱博

撇捺勾点、横平竖直,九个笔画,“公平”二字写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的和平街上,伫立有一座蓝白外墙的二层小楼。没有雄伟的大门,也没有高耸的办公楼,但这里却是附近群众的“安心地”——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公平派出所。公平派出所于1985年建所,现有民警24名,辅警30名。辖区公平街道,地处成都市西部,是温江城区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素有“金温江东大门”之称,全域面积2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社区),均为城乡接合部,实有人口133846人。辖区内有国营航天烽火机械厂等企事业单位180余家,学校、幼儿园22所,小区92个,大型客运站1个,辖区治安情况较为严峻。2007年,公平派出所被评定为一级派出所;近年来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先后被四川省公安厅授予“最强党支部”“四川省 119 消防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模范集体(班组)”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7次。

近年来,区域的迅速发展给公平派出所社区治理、基层服务等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为回应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基层警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公平派出所深度践行“一所一品”警务战略,发扬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通过筑牢平安基础、强化矛盾化解、优化公安服务,描画了一幅守护公平平安、服务发展的“亲民尚和图”。

“党建引领”发动群众——实现警务的最大畅通

“我们小区有住户3000多户,实有人口1万多人,物业与业主矛盾比较多,安全措施也不到位,经常发生矛盾纠纷和盗窃案件,导致派出所经常出警,社区民警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后来派出所指导我们成立了党支部,吸纳了住户中许多党员参加。现在党支部在化解矛盾、指导治安防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多数矛盾我们都能够自己调解,不再麻烦警察了。小区的管理质量也上去了,盗窃等案件也下降了很多。”时代西锦党支部书记刘祖江说到。

当前,公平派出所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激增,社区民警人均管辖人数达14000余人,特别是太极社区,社区民警管辖人口高达4万余人,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在警力得不到有效增长的情况下,社区民警不可能直接联系到每一名群众,只能依托辖区的单位和组织。“要想有效依托组织,就必须抓住党管一切的法宝,指导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基层堡垒作用,实现公安工作延伸至哪里、公安党建就延伸到哪里。”公平派出所所长黄浩介绍到。

按照用党建抓住组织、用组织发动群众的思路,公平派出所依托所长、社区民警担任街道、村(社区)副书记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结群众、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争取基层组织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各项工作,在辖区内指导或积极参与建设基层党支部12个(其中楼盘党支部7个,企事业党支部5个),涌现出一批诸如黄大姐保洁公司党支部、凯能天然气党支部、七彩花都党支部、时代西锦党支部等典型亮点,发动群众2500余人主动参与平安共治工作。

“平安小区”以小见大——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我们小区没物业,也没有门卫,电瓶车经常被偷,还有些人家里面的东西也被偷了,感觉很不安全。后来我们小区在安防方面进行了改造,公平派出所的朱警官也对我们进行了防范宣讲,提高了我们的防范意识。现在小区盗窃的情况很少了,我也不担心我的电瓶车会被偷了。”合江社区西金庭院小区居民孙仁德说。

合江社区属于老城区,是辖区“三无”(无门牌号、无门卫、无物业)小区院落最多的一个社区,有18 个之多。这类小区基础防控不牢,存在很大的治安隐患。社区民警朱玉春深入各个小区实地查看,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安防整改措施,积极争取公平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支持,为“三无”小区增添了防爬刺、出入身份识别、监控探头等物防、技防设施;同时从人防入手,通过宣传发动,开展邻里守望,增强了小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提升了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

面对较为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平派出所创新“激活小区小细胞,构建防控大格局”工作思路,从人防、物防、技防入手提高小区安防系数,实现“平安小区”,累积“平安辖区”。

“人防方面,我们所经常组织民警深入居民小区院落、校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防范宣传,还引导单位、小区增加门卫、保安125人,发动群防力量,进行自主巡逻防范。同时对辖区惠民社区等重点发案区域和朝阳时代小区等高发案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逻工作,尤其是在凌晨零点至5点的“盗抢骗”案高发时间段,安排1名民警+1名综治队员重点加强治安巡逻、盘查可疑人员。物防方面,我们所向公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申请落实了10万元单位、小区安防技改专项资金,现已安装防盗伞1000余处、防攀爬网刺15000余米、防盗桩150余处、单元防盜门50余处,并向辖区群众推广安装“轮胎锁”(防范汽车盗窃)300 余个。技防方面,在公平街办支持下,加大了社区路面监控系统建设,在辖区主要交通道口安装了天网探头18个,并在惠民社区东苑、正宗和森宇等重点小区安装电缆防盗报警器、监控器5部,并在部分小区加装、修复红外线报警监控系统12处。”公平派出所负责人介绍到。

针对辖区小区楼盘入室盗窃警情频发等突出治安乱点,公平派出所狠抓“一标三实”采集,促进社区警务工作与打防控管主业有效捆绑。突出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重点房屋和涉案信息的比对核查和综合研判,并根据研判信息,组织民警统一对辖区内出租房屋多、人员复杂地段开展集中清查行动,重点摸排掌握入住人群基本情况,为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同时组织警力对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的网吧、旅馆等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019年,“一网考”成绩在四川省一类派出所位居前茅,被四川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

凭借大规模的安防投入,自“一所一品”警务战略推进以来,公平派出所辖区治安大局平稳,违法犯罪警情同比去年下降26.7%,未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突出治安乱点呈下降态势,其中小区入盗、物业纠纷、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乱象同比去年分别下降 43.4%、23.1%、15.7%,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一率三感”。

“多元化解”提档升级——确保辖区矛盾不上交

社区矛盾、邻里纠纷是典型的“剪不断,理还乱”,但这些矛盾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处置,就可能转化为社会隐患。因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处置在基层,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公平派出所是如何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呢?

2019年5月13日,社区民警黄韬接到网格员发来的一条信息:佳年华新生活小区因停车费收费问题,部分业主集结,存在不安定因素。黄韬查看信息后,第一时间到该小区了解情况,并积极联系物业公司、住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律师团队,协同多部门与相关业主进行交谈,通过法、理、情融合化解矛盾,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谈到调解矛盾纠纷,公平派出所所长黄浩坦言:“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了社会矛盾,轄区为城乡接合部,小区纠纷、土地纠纷等多发,这些民间纠纷牵扯复杂,是‘单打一’难以解决的,需要多方力量协调解决。”

对此,公平派出所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室,选派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调解员。处警民警将矛盾纠纷及时移交给调解人员,配合调解人员共同解决矛盾纠纷,缓和社会矛盾,并做好跟踪和记录,落实化解矛盾纠纷措施。搭建了网络调解平台,依托微信、QQ等工具随时随地调解。积极与党政部门联系,采取全时服务、24小时响应等方式,积极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进驻派出所和小区院落,将许多不属于公安业务范畴的矛盾纠纷就地分流处置,有效减少了派出所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的数量,极大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负担。“公调衔接”建立以来,分流处置纠纷达45.6%,成功化解一般纠纷423件、重大矛盾纠纷23件(其中物业纠纷8件)。

另外,公平派出所积极推进“1+3+N”专群联动,由社区民警指导带领统筹整合的5名辅警、32名网格员、56名综治队员等专职队伍,发动并整合小区保安、院落门卫、治安积极分子等广大群众志愿者,汇聚形成了487名“红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开展隐患排查、防范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隐患,实现各类问题处早处小。同时,依托《温江区群防群治奖励办法》,对报告有效线索信息和参与应急响应的群众,及时提请公平街道综治中心予以奖励,做到“应奖必奖、及时奖励”,显著提高了群众参与小区院落、校园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019年6月18日,公平派出所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正式组建了“校园义警”青年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25名高校学生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后择优“上岗”,成为“义警”,配合公安民警及保卫处工作人员在校内开展日常巡逻、隐患排查、防范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

以上举措和做法,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从“大调解”向多元化解的提档升级,最大程度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辖区治安大局平稳。

“警务前置”提质增效——确保辖区服务不缺位

“我是来自巴基斯坦的Ahmed,这是我在四川农业大学的第三年了。前面两年,每到7月份需要办理新的居留许可,我们都要拿着学校的在读证明,到派出所办理住宿登记。但是今年不用了,派出所的 officer王,亲自到我们学校的留学生办公室,集中为我们办理住宿登记,帮我们省去了非常大的麻烦。派出所真的是非常给力。”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留学生Ahmed很开心地说道。校园民警为了免去留学生的奔波之苦,根据他们每年7月都要办理住宿登记的实际情况,主动联系学校进驻校园,集中为140余名外籍师生办理住宿登记,为国合处工作人员、外籍师生都带来了极大便利,获得了广泛好评。

2019年5月23日,公平派出所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保卫处设置了警务室,用于服务师生、开展安全宣传,并将公安内网接入校园,在校内开展户籍办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外籍人员住宿登记等工作。根据学校现实情况,打造平安文化宣传长廊;针对网络诈骗、贩卖保护动植物、禁毒防艾、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精准宣传,发放了纸质宣传资料1000份;联合温都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治安科、消防大队等部门,在校内开展了11次各类安全讲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初心所在、力量所系。如何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公平派出所给出了自己的解答:着力警务前移延伸,依托“管家式”社区警务室,让社区警务走进小区、沉进网格、深入民心,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零距离服务群众。

惠利民生更有“速度”。一是以热心解决群众问题。搭建了24小时“不打烊”的“王嬢热线”服务平台,及时收集群众问题,精准回应群众诉求,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自“王嬢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到157起问题反映,有效解决138起。二是以真心帮助回归。通过警企合作,成立安置帮教基地,为刑释人员、康复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制教育、提供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帮助其回归社会。目前,已培训6000余人次,帮助200余名吸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实现了再就业。

惠利民生更有“力度”。优化警务室业务窗口,扩展网上网下办事领域,提供户籍办理、档案查询、报警求助、办证等便捷警务服务。及时办理服务群众类的相关证照、出具证明材料;对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实行上门服务;对不属于民警职责内的群众需求,向相关单位通报情况或协助办理。结合警情高峰、服务对象工作时间等因素,推行弹性制、错时制、预约制、延时制等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动态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实效。同时,针对区位特点和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警务运行新机制,大胆探索实践,找准符合辖区实际、符合工作实情的个性化运行模式和工作方法。

惠利民生更有“温度”。在社区警务公开栏通报一周发案情况,告知可能危及辖区安全的周边警情动态,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广泛开展相约警务室等警民交流活动,依托群众QQ群、微信群等平台,推动警民沟通由“面对面” 向“键对键”拓展。把小区院落安全防范工作评价的“话语权”交给小区居民,邀请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保安人员,对小区院落安全防范工作建言献策,并让辖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打分数、提意见,真正使小区院落安全防范警务工作贴近群众现实需求。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警务辖区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甘霖派出所:推进警务管家+警务助理模式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