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破“合纵”最佳辩手张仪
2019-09-10冯建国
冯建国
在我看来,万荣籍的名人,最知名的当推战国时期的张仪,也许正是有了张仪,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格局,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应是万荣人的骄傲。只是,万荣县在宣传自身文化时,却往往忽略了這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至运城都很少有人知道,在历史上曾因“连横”而蜚声遐迩的张仪,原来是万荣人。
张仪,战国时魏国人,故里在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弟子。相传,张仪村南的大嶷山,便是鬼谷子授徒的云梦山。那时,山上人烟稀少,到处长满了芦苇,每到秋末,白茫茫一片,故又叫白草山。山上有位异人,号称“鬼谷子”。张仪闻讯后,徒步上山,拜鬼谷子为师。五年学成后问先生道:“当今七雄割据,弟子该往何方?”先生说道:“你拔一根草,我给你占卜后事。”张仪面对西崖,随手拔起一根细叶小花。先生一看便说“好!好!好!此草名日远志,象征你志向远大。”并随口作歌道:“小花细叶貌不扬,根深入土三尺长。远志辛温除疫病,随马西去佐秦王。”
不过,他离开云梦山后并未直接去到秦国,而是辗转来到楚相昭阳门下作食客,因赤山宴会疑其盜走“和氏璧”,险被杖毙。后来在苏秦相助下才为秦王客卿。他看到秦国日渐强大,便力劝秦王连横,利用各国君主的贪心,挑拨他们自相侵夺,使秦王乘机渔利。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南取巴蜀,国势日盛。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年),张仪受命与公子华攻取魏地蒲阳及陕地(今河南陕县),后复奉还于魏,并命公子瑶属于魏。于是他软硬兼施,导致秦魏结好,魏南上郡(今延安、榆林一带)十五县谢秦,秦王为答谢张仪,便任他为相。他又煞费苦心,自请免了秦相,亲赴魏国,又被魏国任为相。在魏4年,处心积虑,破坏合纵。魏襄王死后,哀王立,他力劝哀王联秦。哀王不听,他暗使秦国伐魏,取了魏国曲沃、平周(今介休)等地,迫魏就范。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伐秦,联合进攻函谷关,皆为秦军击退,齐军中途折返。次年,秦国再败韩军于修鱼,斩首八万,诸侯.震恐。张仪游说魏国叛纵约而附秦。魏派张仪去秦国说情,他回到秦国后又复为相。
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张仪想借机伐齐,害怕齐国与楚国联盟,便自请使楚。他对楚怀王说道:“大王如果能够绝约于齐,秦愿献商之地六百里,并使秦女做大王妻。”楚怀王好色,决意与齐国绝约,派逄侯丑随张仪到秦国割地。至秦京后,张仪佯装堕车足伤,避不露面,等到楚齐断交而秦齐交成后,乃食却前言。逄.回报楚王,楚王大怒,派丐率师伐秦,结果大败于丹阳一带。楚国举全部军队再度攻秦,又改于蓝田。怀王被俘,只得献地求和。
赧王四年(前311年),秦王派人与楚王商议,愿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吃一堑长一智,并没有轻易答应,而是提出一个条件,希望秦王能够以张仪来换黔中之地。张仪明知楚王是为了挟嫌报复,此去凶多吉少,但是在权衡利害后,还是自愿请求去楚国为使。楚王见状,心中暗喜,当即将张仪囚禁,准备斩首。张仪却暗中勾结楚王夫人郑袖,凭三寸不烂之舌,诱惑楚王同秦结好。楚王向来耳软,在枕头风的吹拂下,不顾屈原的忠谏,重新与张仪言归于好。张仪回报秦王,得封地五邑,号武信君。
后来张仪又到齐、赵、燕等国,说服燕昭王联秦,燕献常山(今大同)五城以后。张仪出使归来,惠王驾崩,武王即位。武王为太子时就厌恶张仪,各国此时也叛连横复合纵,加之群臣多说张仪坏话,人心向背。张仪自知惹人甚众,势孤力单,已无法回天,便于赧王五年(前310年)借词还魏,一年后卒于大梁。其后范.睢接秦相,将连横演变为远交近攻,始皇登位,订为国策,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其中不能说没有张仪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