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国画的教学方式

2019-09-10丁小成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国画教学方式初中

丁小成

【摘  要】在初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国画知识时,应当运用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进程相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从临摹打造基础、画稿学习造型、实践体验绘画、分析提高技能等方面探讨初中国画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国画;教学方式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开始教授学生学习国画内容时,必然要先从临摹开始进行教学,之后才能够逐渐教授学生学习画稿,并让学生自己进行国画创作。临摹是学习国画的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多从临摹过程中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学习的方法。

一、临摹打造基础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临摹的时候,可以从基础的临摹皴法开始,让学生临摹各种不同的皴法,并告知学生这些皴法的应用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应用更多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临摹皴法,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寄情山水》这一美术课程时,就需要让学生从临摹开始进行学习。由于这一课程内容有关国画山水画,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临摹内容的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学生进行临摹的山水皴法。我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用于画山的斧劈皴、披麻皴、云头皴、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等皴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临摹这些皴法,并将这些皴法运用于山体的塑造上。

此外,还为学生展示了可以用于画水的方法,有网巾水、“人”字水纹、波浪纹等。当学生逐渐在临摹过程中掌握了这些描绘山石和水文的皴法和形式之后,学生便在此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山石、水纹的刻画方法。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国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些临摹的知识进行国画的创作。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将自己对于国画的创作更进一步。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国画知识时,应当从临摹开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临摹阶段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画稿学习造型

当学生打好临摹的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画稿。在国画学习中,画稿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国画中的构图与造型,使学生懂得应当如何处理画面中的内容,通过画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使自己的国画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梅竹言志》这一课程内容时,便可以让学生在此课堂中学习画稿。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几幅描绘梅、兰、竹、菊的中国画,让学生观察这些画面中是如何描绘梅、兰、竹、菊的,是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构图的。这样便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对这类作品进行构图的方法。我在教授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内容时,便为学生展示了王冕的《墨梅》图,让学生观赏这幅画作中的构图、布局。并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在这幅绘画中,王冕在画面的布局上别具匠心,从画面的右侧向左侧伸展出一枝梅花,而梅花的主干呈弧形,这就使画面的构图非常雅致。再在这一主干上添上一些小枝的梅花,便能够给画面增添一些文雅的气息。”在为学生讲授了这幅画面的构图方式之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对其中的造型进行观察,并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画稿练习,让学生先用铅笔勾画线稿,之后交给我进行点评。我在为学生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之后,便让学生自己根据这一画稿开始学习绘画创作。在此课堂中,学生在学画线稿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自己画稿的造型与构图,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画稿的方式,并在绘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设置画稿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画稿逐渐掌握绘画的造型、构图与布局。由此,便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国画学习水平。

三、实践体验绘画

当学生能够自己熟练进行造型的塑造,并能够学会绘画的布局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绘画创作,从实践中体验国画的创作。教师在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应适当地为学生纠正他们在绘画中的错误,使学生能够掌握国画的绘画方式,使学生能够达到自己的绘画预期。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时,让学生进行皴法的临摹、构图的塑造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了解国画的绘画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绘画的方法和步骤。我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国画的绘画体验,让学生自己在绘画过程中进行绘画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构图用笔墨描绘自己的画面。一位学生在开始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经常蘸完墨水就在宣纸上进行绘画,这时,宣纸由于受墨太多,会晕染开,他的画面中就形成了一片乌黑。于是,我让学生在蘸取墨水之后,将笔从砚台的边缘划过几次,这样便可以将毛笔蘸取的墨汁挤出来一部分,学生在用毛笔描绘山体或水纹时,便不会再将宣纸弄成一片乌黑的状态了。这样一来,学生在反复进行绘画的过程中,便能够逐渐掌握画国画的方式,逐渐在绘画过程中减少失误。学生也在体验绘画时,将自己之前学到的各种皴法与描绘水纹的方法进行了运用,使画面呈现更为和谐。因此,教师在初中国画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绘画,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逐渐掌握绘画的方式与方法,逐渐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四、分析提高技能

当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对国画的绘画方式进行了体验,并逐渐能够自己创作出简单的国画作品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通过为学生分析一些名家画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技能,也可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在教授学生学习绘画时,教师可以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应的绘画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笔墨千秋》这一课程时,便可以通过为学生分析我国历史中国画名作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加强,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可以得到拓展。在这一美术课程中,我便为学生分析了徐渭的《墨葡萄图》:“在这幅画面中,徐渭在《墨葡萄图》中,用墨与水的不同比例进行绘画,使画面中呈现出墨色的千变万化。画这种画作,在运笔时要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要运用提按使转的方法进行绘画,才能够形成这样的画面形式。”之后,我还为学生解读了倪瓒的《容膝斋图》:“在倪瓒的这幅画面中,所运用的主要是干笔,刻画树木的时候运用了蟹爪法,刻画山石运用了折带法,笔墨创作极为淡雅,多用干笔皴擦,画面也非常整洁。”为学生分析了这些画面中的绘画技能之后,学生便可将这种绘画的技能牢记下来,并在自己进行绘画时,运用这种技能进行绘画。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国画作品中所融入的绘画技法与绘画技能,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知识得到积累,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国画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先通过临摹为学生打造国画的绘画基础,再运用画稿使学生学习国画的造型与构图,之后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国画的绘画方式,最后通过分析国画名作中的技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这样的授课方式,能使学生在国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与绘画能力。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国画教学方式初中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