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2019-09-10张宇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应用分析小学数学

张宇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对此,教师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活情境的教学价值,就需要对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资源进行挖掘,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应用分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能够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意义

将生活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情趣。在小学阶段,学生面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论,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较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数学知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的更加直观、易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时,运用生活情境能够更加全面的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最后,生活情境的在数学课堂的运用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2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注重实践应用,教学过程生活化

想要更好的运用生活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实践训练进行加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能够更好的的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对“可能性”的相关知识理論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商场所举行的抽奖活动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在抽奖方式中,转盘抽奖是非常常见的抽奖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转盘抽奖,来让学生对“可能性”的定义进行理解。由于转盘上所划分的区域面积是可以根据比例进行划分的,在划分后顾客中奖的概率也会跟着进行变化,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由于学生对此类生活情境比较熟悉,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对此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的过程进行生活化。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生活情境,将教学活动与其联系起来。

2.2 从生活中将教学情境导入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欲望的提升

数学教师要善于对现实生活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然后在数学课堂上围绕着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作为教学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诱导。在为学生创设的生活情境时,要引导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能力。比如,在对知识“统计”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对五个学生进行购物的情境进行创设,让其分别就1千克葡萄,17元每千克;2千克苹果,12元每千克;4千克香蕉,9元每千克;铅笔5支,2元每支;11本作业本,3元每本。将这五名学生划分为一组,再让他们做好统计工作,对购物的总价格认真进行计算。通过生活情景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科学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情境创设质量

教师要准确把握生活情境的创设原则。首先,数学教师在围绕着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时,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理论联系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生活情境对数学教学的意义。另外,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再科学的进行加工,挖掘出适用于学生的数学素材,最终才能创设出有效的生活情境,这些都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知识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

3 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3.1 情境要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生活情境时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对生活情境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例如:在为学生举买东西的例子时,就不太适合给学生举锅碗瓢盆等例子,反而举一些买橡皮或铅笔的例子,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学习“长宽高”的时候就可以就近选择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测量和认识。比如有具体形状的铅笔盒、桌子、椅子、橡皮等,根据图画标出这些东西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还可以自己拿尺子测量其尺寸,简单又便捷。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在生活当中得买东西的经历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后,能够更好地对生活情境进行选择。

3.2 教学和生活相互融合

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时,要做好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的有效结合,不能有所偏颇。有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分注重生活情境的运用,这样容易偏离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教师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合理的设计好生活情境的运用比例,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要做到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中体现出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在课后对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和学习,围绕着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加入一些适当的生活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恰当的运用生活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理论变得更加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并且运用生活情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问题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玉俊.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卷宗,2016,6(12).

[2] 郑燕霞.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4-5.

[3] 彭玉城.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6(76).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应用分析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