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09-10郭素丽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荷花文本课文

郭素丽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深入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语文知識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其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显做法。

1 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此看来,教师不仅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要提高教师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展和生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真正树立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让他们用创新的精神去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改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时间能做到:想、看、干、谈、触,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笼子里的鸟儿飞不高”只有放手学生才可能展翅高飞。

2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因个体差异,学习结果会截然不同,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需教师加以指导。

2.1 “预习”很重要

在最初阶段,应教会学生从哪几方面预习,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例如在指导《荷花》这篇课文的预习时,告诉学生预习课文一是学生熟读课文,二是对本课生字词有所了解,不认识、不明白的应及时解决,扫清字词障碍,三是划分课文自然段,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四是课后的练习题,试着找一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明确了预习任务,就不会天马行空的乱做了,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预习会井井有条,但预习是一个长期活动,因此要做好长期计划,在时间上体现训练的循序渐进,慢慢进步。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量身定做预习题,不能千篇一律,通常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把学生分为三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一般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就不至于将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学生无法完成或轻而易举的完成,使学生预习效果不佳而产生厌烦情绪。

2.2 “关键词”很重要

阅读文章必须能抓住关键词、抓住要害方可延着思路顺利解决问题,就这一点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胜任,教师要定向引导,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在文中怎样提取知识点。“写人的文章,我们通常解决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事的文章,我们通常解决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写景的文章应研究景色美在哪里,怎样写的”等。一般在学习课文之前,我都会问学生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例如学习《荷花》这篇文章,学生抓住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明确关键问题“说说景美在哪里”,抓住重点问题反复朗读,感受荷花的美。

2.3 “解决问题”很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往往是学不得法,学习时无从下手。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我非常注意教授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抓。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对本文进行理解。二是2想。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三是读。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四是讲。在学生固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运用讲故事、讲方法、讲道理等方式对文本进行理解性的再创造。五是谈。即是在尊重学生独特读书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及观点。六是问。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有疑必问,随时提问的习惯,读书“贵在有疑”,只有学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才会用心去探寻答案。在每节课中我都注意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六法”,扎扎实实的训练做到每课一得,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自然就会学习了。

3 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课前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课堂之中,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顾及到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真正形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荷花》在备课之初,我深深的感受到荷花的美,如何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如果生硬的灌输给他们,势必学生的的理解会是穿衣戴帽式的,只限于表面,不会扎根内心。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才能唤醒他们的心灵。因此,首先在导课时,我便注意从他们的兴趣点切入文本。我问学生你们见过荷花吗?你见过的荷花什么样子?让学生说一说,再向学生展示荷花的图片,你认为他它美吗?说说它哪美呢?从学生熟悉的话题谈起激发他们的兴趣。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这只是一个前提,而最重要的,是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所谓的“不变”是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自己要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计一个能覆盖全篇的问题、在这个大问题的引领下逐步带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为此去感受荷花的美!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荷花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端午节的来历
荷花
背课文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