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019-09-10梁彦红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

梁彦红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发生了改变,其中主要的不同在于对教师教学课堂的重视。因为教师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师整节课的课堂效率,因此,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备课时的重难点。对于高中生物来说更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其自身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就对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对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对课本知识的要求转变成现在的综合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其学科思维,完善其生物学科的全面发展。但就笔者对高中生物课堂的现状研究后发现,依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课堂设计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的高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兴趣,只有高中生物教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有想法,才能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可以达到所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怎样的课堂设计才是适合学生的成为教师的教学难题。

1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人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不大,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较少,教学课堂效率不高,其中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第一、在教学改革后,对教学目标比之前有所提高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新的教学目标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大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有的教师意识到之后也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没有办法加入到教学课堂中,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教学水平有限。第二、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教学模式固定不变。生物学科虽然是理科,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科性质有点偏向文科,理解的内容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记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上课时,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比较低,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如果一节课都这样,学生会感到无聊,进而对生物课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效率。第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之前的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思想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教学目标与之前的相比,变化较大。但是教师习惯了以成绩为主的教学思想的影响,突出提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有点不适应,转换不过来。导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下意识的把错课堂目标的重点,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其结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目标,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不高。以上这三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提高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有自己的动脑思考的地方,可以自己参与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全部学生尽可能的参与课堂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要自己思考,将自己的看法与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进而得到最正确的看法,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主导的,教师只是在其过程中起到组织的作用。在进行分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全班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当学习内容比较难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应的提示,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监督,防止学生聊闲话不学习。例如,在高中生物中有这样一节《能量来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的学习中比较重要且比较难的章节,涉及了光合作用,在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可以向让学生了解这一章节的大概内容,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其中重点就是光合作用的方程式的表达的理解,小组成员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相互纠错,找到最正确的结果,进行小组之间的分享,教师最后做总结,这项一套流程下来,还会让学生对内容有很深刻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2.2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设计中,情境教学的加入对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设计。情境教学的原理是指在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入一定的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能够产生共鸣。情境教学设计最直观的优点就是让学生享受学习,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教学设计。例如,学生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内容时,在进行课堂引入时,教室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都知道哪些糖类?”,学生就会把所知道的的糖类说出来,如“白糖、红糖、棉花糖等”,然后教师再进行提问,“那这些糖的味道有什么区别?”,然后教师可以以糖的味道作为进入,来介绍课本上的内容,教师可以说其实有些糖是没有味道的,例如面粉也是属于生物中的糖类,但是却没有味道,这就调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很有兴趣去学习这节内容,提高課堂的效率。

2.3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

高中生物中有很多都是讲的微生物,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学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教师仅仅用手中的粉笔画出相应的细胞,然后想让学生进行想象,教学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将多媒体运用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是一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性措施。多媒体可以播放很多东西,如图像、声音、视频,可以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感觉,将比较抽象的知识直接显示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对其的了解,加深印象。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节时,细胞本身就比较小,我们用肉眼来观察,是很难看到的,更不用说观察比细胞还小的细胞器等各物质,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其各物质的形态都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在根据多媒体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把各个结构的形状都有大概的印象,学生会学的很快。这对高中生物的课堂来说是很有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的学习。

3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设计主要是由教师的思想决定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用课堂改革后的教学,教师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媛翠.浅析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05.

[2] 居文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93-94.

[3] 牟中园.浅论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49.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