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冯俐霞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图课文初中语文

冯俐霞

摘 要:语文的感性知识比较强,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基础知识,还要了解一篇古诗或一篇课文背后的精神实质,以及主旨。当前有很多教师在这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无法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针对思维导图和教学工作的结合进行具体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导图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够得到发展,人文素养能够得到提高。近几年思维导图逐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

1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1 单一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知识进行灌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模式下的教师认为,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就能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或者该学生的课堂表现。其次,为了使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够得到提升,绝大多数教师会采取题海战术。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学生有做不完的题,虽然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把握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分数。但这种方式却无法提升学生的记忆力,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都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的发展。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简单的问题,针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是无法采取这种方法的,这需要教师丰富当前的教学模式。

1.2 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为了提升升学率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字词,结构字义等等。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此外教师也没有针对学生的语法逻辑等多个方面进行训练,导致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标点符号无法合理地应用,不了解符合句型,不了解修辞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1.3 知识的讲授与训练脱节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绝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这是因为一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的误区,认为学生只要背一背课文中的内容,背一背重点的诗词句就可以了。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合理的应用,这些语文知识也没有把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学生即使学习到了这些知识,也无法应用在生活实际之中。此外,当前教师采取的练习内容也没有和知识点的讲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2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文本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

所以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内容并把握其中的中心思想。在这基础上还要学习写作手法。这样才能够使阅读教学更有创新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问题,之后阅读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写作特征。之后教师要适当地描述鲁迅笔下对当时教育制度的批判,并清晰地描述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儿时记忆的追溯。

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文章的主题。从课文后面设置的问题出发,采取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中的人物情节,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的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在这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对后来的发展情节进行预测。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逻辑感,快速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2.2 课文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课文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的提升自学的能力。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如果在预习的环节应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把握预习的方法。还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文,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分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知思维导图,在预习的时候要快速的把握课文的背景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实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快速的形成思维导图的认知,并合理的应用思维导图。

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转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构建预习知识。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得到拓展,还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够得到提升。

2.3 运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加深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步的渗透思维导图,此外也应该逐步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使思维导图的过程得到简化。这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简单,学习也会更加的高效。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学生思想主动性,只有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例如,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并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逐步地简化做笔记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3 总结

在义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初中语文作为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应当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語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这种工具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的顺利,还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把握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界限得到了提升。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进行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思维导图教学工作开展程中,应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有策略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瞿文亮.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运用浅说——以《卖白菜》的预习指导为例[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1).

[2] 杨娇,徐采娟,杨俊晔,等.思维导图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选材立意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5(6).

[3] 王丽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8(09).

猜你喜欢

导图课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