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9-09-10杨名永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培育

杨名永

摘 要:人文精神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而小学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媒介,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的去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并结合不同方法开拓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路径,完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分析,围绕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路径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培育

1 整合信息技术,实现人文直观认识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人文知识,我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让课堂变得生动直观。通过形象直观、寓意深长、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影视等活动,来陶冶和熏陶学生,使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或者给小学生播放一些录像,给学生较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这比单纯说教的作用要大得多。比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中《绿色的呼唤》要求教育小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我播放了一些环境遭到破坏,植被遭砍伐的媒体录像,学生看到满眼的风沙、光秃秃的山岭,再对比一些美丽风景的画面,学生心理就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启发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着大量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己经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小学生是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自觉的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已成为当代世界新的重要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之一。世界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全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设计回归生活的课程形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能力。

2 通过游戏,丰富学生人文情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游戏与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感。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个哑剧表演。主持人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或新老师见面的情景,表演如何赞美别人,如何喜欢别人,如何讨厌别人的情景等等。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的能力,对平时遇到的不善于表达、沉默寡言的人,也多了一分理解和情感的沟通。再如,空椅子表演。这种方法是让一个人先后扮演两个人的角色,并相互沟通。即把两张椅子对面放,让该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设对面是他平时不愿或羞于说话的异性同学。让该生表演彼此间曾经有的或可能有、应该有的对话,然后再坐到对面去,以对方的立场说话。这样多次重复不同角色的对话,可增强对对方的了解,从而,改善了双方的交往,提高子情感交流和交往能力。这种方法在小学阶段,在班主任老师和班干部的帮助下,比较容易做到,抓住这个年龄阶段是非常必要的。

3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人文意识

3.1 关注学生家庭体验

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体验,将教学当作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重要过程,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回归于生活,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有针对性的吸取鲜活的生活事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教学资源,逐步拓展教学时空。例如:学习《我长大了》这节课程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自己的出生证与纪念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成长照片或者是奖状、纪念册等众多材料,也可以向家长调查了解有关自己童年的趣闻轶事。 同时教师设置简单的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填写出生时以及现在的身体状况,整理好资料,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对于这节课程作业极为感兴趣,在学生主动将资料和相册带到内,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分析调查表中以及学生的成长情况谈一下成长感受,分享童年趣事。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发言,通过介绍生活体验,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但是自己的长大是依靠父母无私辛勤的奉献与付出,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學们,你们是否记得父母照顾你的生活事件呢?你有帮过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事吗?长大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这些事情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能够从各项资料中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也极为踊跃的分享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品德教学时空。 学生在感悟生活实际过程中,也能够明白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艰辛以及无私的奉献,明白了应当回报父母的爱,从而逐渐生成,政治活动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逐步增强学生们的孝敬师长意识,进一步提高道德品质。

3.2 关注学生校园生活体验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内举办的相关活动体验,进一步拓展教学时空,例如学习《快乐的生活》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文化以及的幸福之心评比、班务评比、运动会与元旦节日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教学范围,使学生感受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从而增加与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形成学习自信心,并且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积极踊跃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中个人的重要责任,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缺乏生活体验,政治教学道理是难以触摸的,所以教师应当将课程放置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生活中,才能够进一步拓展教学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自然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品德。 教师不仅要根据举办的各项活动,也应当结合课程发展需求,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体验。例如学习《学会相处》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设置“优点数据库”这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同伴的认知以及优点,并且与同伴共同阅读,将优点积累到“优点数据库”中,通过日积月累的记录,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优点,也能够感受同学间的真挚友情,懂得如何帮助尊重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学习进步,从而提高自信心。

4 结语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学生具备充沛的人文精神,他们才能够对学习产生高度的重视,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自身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才.也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85-86.

[2] 许家胜.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17(14):57-58.

猜你喜欢

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培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校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