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9-09-10王道丽寇娇娇王继超
王道丽 寇娇娇 王继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加快迈进的重大举措,是破解“三农”发展短板、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遵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密不可分,焦作市农业生产在全国位于领先地位,“三产”融合有一定的基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融合现状
(一)高标准粮田建设
焦作市统筹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涉农项目资金18.78亿元,建成了11.29万hm2高标准粮田,占耕地面积的58%,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产业集群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围绕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等优势产业,在全市规划建设了9大类18个农业产业集群,其中,有14个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集群,数量位居豫北地区第一、全省前列。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40家和124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8家。小麦面粉及方便食品、玉米淀粉及淀粉糖、乳制品及肉类食品、调味品及饮料的生产量居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焦作市6大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知名品牌创建
目前,全市创建农业类国家级品牌4个、省级品牌87个。在各类展销活动中,焦作市农产品获奖达40个,其中,金奖、优质奖共28个。孟州市铁棍山药、博爱县清化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温县鑫合农庄怀山药被认定为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菡香”大米、“孔融乐”梨等5个品牌荣获河南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畜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以伊赛、蒙牛、旭瑞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伊赛肉牛、蒙牛乳品、旭瑞畜禽、大用肉鸡、康利达生猪、粤禽肉鸡、鸿基肉鸭等7个畜牧产业化集群。其中,伊赛肉牛产业化集群、蒙牛乳品产业化集群、武陟旭瑞畜禽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纳入全省畜牧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生猪、奶业、肉鸡、肉牛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畜产品加工业体系。
(五)优质果蔬和中药材发展现状
依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杂果,推广设施生产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据调查,焦作市四大怀药种植面积1.43万hm2,怀药加工企业达50家。其中,上规模的有20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分别有5家、13家,年销售收入45亿元;培育形成了温县保和堂怀药产业化集群。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比例偏低,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
目前,焦作市“三品一标”总数达133个,面积8.5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4.3%,有近50%的农产品达不到绿色、无公害标准,特别是冬季的菜贱伤农,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影响了增收。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覆盖率低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现代农业物联网基地数量少,只有温县鑫合实业公司、红峰山药合作社、温县怀药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社、电商个体网络平台少,亟待加强,方能满足“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科技支撑,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焦作市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低层次竞争严重等,品牌创立有待加强。同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业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更新不及时、技术能力低、专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等,与发达地区相比,焦作市科技普及水平不高。
三、发展建议
(一)制定长期规划,引导“三产”融合发展
制定焦作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化种植规划,重点改进有关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生產模式,提高他们的产品标准。同时,在相关区域培育加工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发展企业龙头。积极创建农产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现代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使种植、加工和销售服务配套发展。
(二)强化科技投入,积极开展“三产”融合发展技术研究
根据全市“三产”融合的特点、现状与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科研项目或课题。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三产”融合的方法、途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大力推广经验,促进全市“三产”融合健康发展。
(三)发展智能制造,为“三产”融合提供支撑
建议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对发展智能制造的加工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四)培育和引进人才,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着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建立体现人才价值的保障机制,使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增强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