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的那些叮嘱
2019-09-10庞彩莹
庞彩莹
初入职场的困惑
2008年我研究生毕业到高中任教。刚开始工作,什么都不熟悉。生活上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靠自己。工作、生活所有的困难和问题袭来,真不知道该找谁倾述。年轻的我是一个一有问题就找人说、要别人给建议的无主见之人,此时的我就像一片漂浮的叶子,飘荡着不知走向何方。
丁老师是我们物理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是我们组德高望重的一个人。他的敬业和专业精神是我们所有人都钦佩的,我幸运地在第一年能和他在同一个年级工作。但由于新老师多,我并没有在第一年成为他的徒弟。虽然未有师徒的关系,但任何时候我有问题他都会根据情况适当帮助我解决。
一天,只有丁老师和我在办公室,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说:“丁老师,我觉得现在自己一个人很孤单,在这里又没有家人,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解决。”丁老师回答:“小庞,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以后你回头会感谢这个过程的。”是啊,现在有了家庭,已作母亲的我,回忆起丁老师当年的话,我确实怀念自己独立的自由生活,怀念自己营造的小窝,虽然有点简陋,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丁老师对我第一次说的關于生活方面的建议。
同样,当年轻的同事和我聊天时,觉得自己一个人孤单、没朋友时,我也同样对她们说:“这是你人生的必经阶段,丁老师当年就是这么和我说的,我现在同样和你这么说。以后你会怀念这段时光。”
第二次叮嘱
丁老师对我第二次生活上的叮嘱是在2010年5月,我邀请我们年级物理组的老师到我的新房坐坐,吃个便饭。我和男友即将举办婚礼,组建家庭。丁老师看了看我们的新房,说:“够宽敞,挺实用的。”一会儿,他便坐下来和我说:“小庞,组建一个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个家庭要非常地包容对方才能长久。”“好,我记住了,丁老师。”和爱人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确没有发生过大的争吵,一些问题小吵两句就过了,更多的是爱人对我的无限包容,包容我的小脾气,包容我的不成熟,让我逐渐成长。
师徒情
2013年9月,我产假回来后上班。学校要安排一个师傅带我们这些没上过高三的老师。我幸运地得到了丁老师带我。此时丁老师退休返聘在复读班第三年了,按理学校是不应要求他一定要带徒弟的。可是考虑到另一个老师已经带了一个和我一样没上过高三的徒弟,没人带我了,丁老师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这一年,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成长。丁老师是我名义上的最后一位师傅,而我也成了他名义上的最后一个徒弟,关门弟子。
当我对于工作上有点泄气时,抱怨学校行政方面繁杂冗余时,他对我说:“你工作不是为了这个校长那个校长或那个肯定。你工作是因为你热爱这份工作,这是一份有创造性有思考的工作。”
“可我现在只是觉得教物理仅仅是教,还感受不到热爱。”
“喜欢也是要慢慢喜欢的,我也是一样。”
现在回想起师傅的一句句实在话,没有掩饰和隐藏,对徒弟耐心鼓励,愿意等待我的成长。对于学科上的问题,丁老师会问我一些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关于这个知识的本质问题,我有时候答不上来,老老实实地说我还不太清楚。丁老师耐心地讲解给我听,或者说他会说那你冉看哈里德的那本《物理学》,或者冉看一下你的大学教材,如此等等。过了两天我弄清楚回答他之后,他很高兴,凶为我认真思考并解决了这个问题。
到了期末,有一次,关于历史上著名的“光电效应”现象,我总感觉有些问题似是而非,看了五六本书籍上相关的内容,还是不清楚。
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丁老师,没等我说完,丁老师笑眯眯地回答,“小庞,你终于能提出问题了,我很高兴。你能问问题,说明你反复思考了。”得到丁老师对我如此肯定,我的内心备受鼓舞。
提出问题是丁老师最终对我的期望。也因此,在后面几年继续教高三的过程中,每当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我都是要求学生一条:问问题。只有问,我才能更快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只有问,才能说明你在思考。
一年时间的耳濡目染,我亲身感受到丁老师这位名副其实的全国优秀教师的风范。我是幸运的,幸福的。丁老师彻底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临走时给我留下了他的一套教案、几本他写的书、几本他认为值得读的教育学类书籍。写着“小庞惠存”,是他对我的期盼,更是我前进的动力。
独自上路
六年过去了,我一直都在高三毕业班工作着。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磨灭我对物理教育的热爱。
即使丁老师退休了,当有什么问题我还是时不时在微信上问他。丁老师也学会了使用微信,使用语音。但他眼睛不太好,所以一些复杂的问题,他都先写在一张纸上,冉拍照给我看。有一些问题他也还会在微信上问我,懂不懂我都如实回答,懂多少就说多少,从来没有模棱两可地敷衍丁老师。
未曾远离
我想,正是因为我的真实与真诚、努力、严谨、上进的性格得到了丁老师的认可,让师傅如此耐心细致地教导我。我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懂,在师傅面前完全放下自己,虚心求教,反复思考。师傅的教诲是我一生的财富,也因为他的热爱,我也逐渐爱上了物理教育这份工作。
师傅的教诲和叮瞩一直未曾远离,他对我的教导正转变为我对学生的教导、对年轻同事的指引。所谓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是如此吧!
师恩永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