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APP在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探讨

2019-09-10余帆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

余帆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动APP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欢迎,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运动热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和运动APP的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利用运动APP指导监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可行性,旨在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动的参与课外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运动APP;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

引言

课外体育锻炼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强化课外锻炼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是当前高校体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已经基本覆盖, APP生活模式对年轻受众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对新兴事物本身的接受度也较高。利用运动APP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1.1大学生对课外锻炼的意识薄弱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锻炼没有足够的重视,缺少锻炼意识,并对身心健康与锻炼效果缺少体会,导致体育锻炼效率不高。思维决定行为, 意识决定方向。正因为学生对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才导致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较低。他们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定为应付体育考试, 甚至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最终导致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缺失。

1.2学习负担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学习竞争,只能匀出小部分的时间用于体育锻炼。部分大学生甚至会将课外锻炼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与体育锻炼变成对立,导致一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了视力衰退、体质下降的现象。因为学习压力而放弃课外体育锻炼, 成为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首要因素。

1.3高校体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由于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增加较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长, 尤其是体育锻炼场地的建设, 更是成为了薄弱环节。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分布场所来看, 更多的大学生喜欢在本校的各种类型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但是, 因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到位, 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资源利用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体育资源利用不足,大学生能够选择的课外体育项目并不多。体育资源利用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

1.4运动缺乏科学保障

体育运动存在风险,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缺乏足够的保障机制,80%以上的学生缺乏处理体育活动中身体伤害的知识。一些学生由于不科学的锻炼,造成运动损伤放弃了课外体育活动。

1.5课外锻炼的监督管理方式落后

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完成一定量的课外体育锻炼, 多数学校采用现场考勤或电子打卡等模式进行监督管理。安排相关的老师实时监督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观察学生的锻炼情况, 出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由于学生数量过多,现场监督的老师很难兼顾每位学生。不仅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而且效率低下,同时学生也对这些方法比较反感, 课外锻炼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使用运动类APP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优势分析

2.1运动类APP种类

运动类APP是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运动辅助程序,主要向用户提供运动常识和制订运动计划,并可以推荐完整的锻炼方案及执行工具,提供运动计算器、跟踪、调度和进步的绘图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体质来推荐食谱。

根据美国 IHS 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运动类软件的下载量在 2012年达到 1.56 亿人次,而到 2017年就已达到2.48 亿人次,增长率高达 63%。由此可以看出,运动APP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追捧和青睐,将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成为数字化、科学化指导体育锻炼的新趋势。

目前,市场上运动类APP的数量多达上千个,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以跑步、健步为主的户外运动类应用,如咕咚、悦动圈、 Nike+ Running;②运动塑形类应用,如Keep,薄荷;③分类教学或单独针对某一部位训练的应用,如武吧、跳吧、趣游泳、跆拳道教学、足球控、篮球热、腹部运动等等。

2.2运动类APP具体功能

(1)记录运动运动数据。利用智能手机中GPS定位系统、陀螺仪等实时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耗能以及其他运动数据,还根据传感器和其他设备提供用户的心率、血压、体温等身体数据供运动者参考。(2)运动指导。运动APP内配备各种项目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这种功能,用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锻炼项目的选择进行科学指导练习。(3)科学生活。运动APP通过介绍均衡膳食、合理作息时间、督促用户改正错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引导用户健康生活方式。(4)私人社交。运动APP为每一位用户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并形成运动任务,用户可以提交运动成果数据在运动圈进行排名,并且可以相互交流运动心得,利用其分享功能,将信息分享到各大社交品台供更多运动爱好者进行交流。

2.3运动类APP促进大学生课外锻炼的优势分析

(1)时间自由。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锻炼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甚至是周末、假期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有效锻炼。(2)场地自由。锻炼的数据不再需要到指定的体育场地考勤, 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锻炼。在校内外, 只要有运动条件, 都可以及时记录运动信息。(3)智能管理。不需要教师现场监督, 只要通过APP平台, 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上面获取数据,以此来相互激励和监督, 弱化师生矛盾。(4)科学指导。运动数据记录及测算耗能,给予专业指导,让锻炼效果更明显,拥有教学视频, 让运动过程更直观。一些可穿戴式移动设备,如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不仅能够方便学生锻炼,而且还可以进行心率、血压、睡眠等数据的测量和监控,锻炼者根据所有数据,理性的选择运动类型和运动量,控制运动负荷。

3运动APP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效果

3.1对于提高大学生锻炼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段明显更为有弹性,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运动APP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运动APP的指导, 监督其课外体育锻炼,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获得成就感, 并且对课外体育锻炼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这不仅提高了个人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 还增强了体育意识,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3.2符合全民健身战略

由于体育锻炼行为的各方面都产生正面效果, 这些效果激励大学生喜爱使用运动APP。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使进行锻炼, 与其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更加明确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使自身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 实现体育运动的目标, 符合全民健身战略, 使运动APP在促进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与正确体育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4结束语

运动APP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实现监督指导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大学生的锻炼意识和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木华.运动类 APP 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运动的启示 [J].体育文化导刊,2016,5(5): 162-165

[2] 王琪.APP手机健身软件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1( 24) : 122-12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