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2019-09-10马艳
马艳
摘要:《教育的目的》一书集中体现了怀特海的大学教育观。在这本演讲集中,怀特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主要围绕“大学的作用和形式”“大学教育的学科与内容”“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进而构成了其大学教育观的主体。总体来说,怀特海的大学教育观理清了大学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大学教育的目的,揭示了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认识到了大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对当今的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教育观;内容;启示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1861年2月15日-1947年12月30日),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先后执教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其有机整体论和过程哲学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英美哲学家。在剑桥期间,他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性的伟大的学术著作之一。他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一生在数学、逻辑学、哲学和教育学领域著作宏富,影响深远。
《教育的目的》一书是怀特海教育类演讲的一个选集。该书选取了怀特海的6次代表性的教育演讲稿件,并以第一篇《教育的目的》作为书名,其后五章分别是《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文后还附录了作者的自述和主要著作目录。全书以讲话稿的口语化叙述表达晦涩艰深的教育学理念,极具挑战性和想象力,但却非常具有生命力和阅读乐趣。尤其是作者的那句“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让人对大学充满向往,引领着教育研究者对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作用和意义进行深入探究。
一、怀特海大学教育观的来源
《教育的目的》一书是怀特海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关于教育的演讲的集子,集中体现了他的大学教育观。而他的大学教育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他的学习工作经历和他的演讲与反思。
(一)来自于怀特海的学习工作经历
怀特海曾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学习、任教,这使得他能够接受当时世界一流教师的教育,有机会和一流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他在个人自述中就指出,这种机会不只是学习知识等专业能力,还在于社交能力等通用能力:“在社交能力和知识的训练方面,我得益于剑桥大学,特别是三一学院。”正因为怀特海既有剑桥大学期间的教学与科研、伦敦大学期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解决,还有美国哈佛大学期间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所以他能够超越一般的欧洲大学教师仅仅关注大学的传统职能,又能超越美国大学教师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的观点。所以,他能够将科学、技术和文学教育并重,将普通高等教育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高等职业教育并重。
(二)来自于怀特海的演讲与反思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演讲合集,是怀特海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演讲是一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公众、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即时现场思想碰撞,不仅是听者的思想升华的契机,也是演讲者思想活跃的进发。演讲中的怀特海,条理清晰,主题明确,就是为了让听众理解他关于大学教育的思考成果:“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而一旦知识充满了活力,必将进发出顽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爆发力,并转化成物质世界的能量和商业社会的财富。当然,怀特海讲这些,是站在大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立场。作为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前40年间的英美国家的重要知识分子,他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辉煌和一步一步被美国取代世界霸主地位,而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大学制度“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学的蓬勃发展。所有的国家都分享了这个发展运动,而美国首当其冲,它也因此享有了特殊的荣誉。”因此,在怀特海看来:大学是知识、文化和财富生产、传承和创造的重要场所,欲强一国之经济,必强一国之教育;欲强一国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教育。
二、怀特海大学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怀特海关于大学教育的思想观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内容。但是相较于法国人的哕嗦和德国人的晦涩,作为典型的英国人,怀特海在论述大学教育时还是比较清新明快的。总体来说,怀特海的大学教育观念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学的作用和形式
怀特海首先回答了大学存在的基本问题:“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至于该怎么掌握原理,怀特海在回顾了黑格尔关于儿童发展的精确阶段、浪漫阶段之后,从大学生所处的综合运用阶段出发指出:“在大学教育中,综合运用精神应占主导地位。……在中学,学生通过艰苦的努力,从特殊、具体的事实到初步了解一般的概念;而在大学,他们应该从一般概念开始,进而研究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具体的场合。”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大学是科学研究的机构,大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智库,大学是文化交流的平台。这种关于大学的基本问题的解读是开创性的,尽管此前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在几百年前就开启了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但是关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欧洲一直在延续柏拉图学园的形式,甚至包括怀特海就读时期的剑桥大学。然而這种几千年前的办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20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怀特海提出了大学“面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职能“大学的存在使欧洲在众多的领域取得了持续、快速的进步。通过大学的推动作用,行动的探险与思想的探险相汇合”。这种职能就是大学的第三种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并在以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硅谷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得到证实,这种校企合作的成果就是成就了美国的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在全球的一家独大。如今,在北京这种大学社会服务的典范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的中关村,在武汉就是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这种“产学研转”无缝对接模式发展起来的光谷。这种对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视,甚至连高职院校要创建国家级的优质校和高水平学校也必须在社会服务方面有所重大贡献和创新。尤其是现在,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大学的社会服务作用被进一步放大、鼓励和支持,这就必然导致大学办学体制机制和教学形式方面的转变。这种形式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更多地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中的自我提升和职业探索,也就是怀特海所提的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领域继学习德国“双元制”之后又一个新的改革发展方向。
除了社会服务职能外,怀特海还涉及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当然他只是在书中梳理文学课程和古典文化时有所提及。真正提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职能的是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他站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开创性地对大学职能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和完善。更进一步地提出大学的第五职能——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之一,他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发展了大学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当今我国的1000多所高校都在新制定的章程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的前四个职能,并在实际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将第五个职能也一并贯彻落实了,包括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都成了高职院校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特色专业的重要评价指标,更不用提本科领域的“双一流”高校了。
(二)大学教育的学科与内容
人才培养必然涉及到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是高校实施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教学质量直接关涉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怀特海重点讨论了大学必须开设的三大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科学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这是当今大学和社会形成共识之处,但是真正到执行起来,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当今大学课程的开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这是大学和老师都高度重视的课程,学生也都学得很认真,但都属于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多属于科学或者技术(实验实训课程或部分课程),而文化课则显得不为人重视。2007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学语文课方面的文件,虽然中间有的学校执行,但是时过境迁之后,现在不少学校为了给专业课程让路,大学语文等所谓的“软实力”的文化课,基本上是没有出路的,几乎逃不脱被砍头去尾压缩空间甚至消失的厄运,除非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多次下文要来督查考核,才会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令人担忧。
(三)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怀特海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所得,揭示了未来大学改革发展的趋势,那就是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换句话说,大学的实用性会越来越强。大学往何处走,是由大学的举办方来决定的。在欧洲,最初大学的举办方是教会,所以培养的人才都是信仰宗教的人员,以致卢梭、舍勒和怀特海等都在有意无意间谈论着宗教的内容,包括西方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在美国,民间资本创办或者主导的私立大学更重视大学的投入产出比,因此,更重视大学对投资者的回报率,培养的人才更重视动手创新能力,致力于缩短“产学研转”周期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怀特海认为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观点是可以用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办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每一名大学管理者和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教育的目的》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大学教育观只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间了,但依然对当今的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理清了大学的基本概念
也就是大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元命题。这是大学的内在逻辑问题。怀特海在大学教育方面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告诉世人,大学不仅是通过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间接地服务于社会;更在于直接为社会解决现实问题。其次,怀特海提出了为什么大学在20世纪的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在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再次,怀特海还以哈佛大学商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问题。
(二)明确了大学教育的目的
这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根本命题,也是大学的安身立命所在。怀特海提出了大学是“为谁培养人”的命题,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尽管怀特海没有直接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但是他在人的全面发展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论述中,也间接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在“如何培养人”方面,怀特海用了“教育的節奏”“自由的节奏”和“纪律的节奏”等概念,明确指出培养人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揭示了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在怀特海看来,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已使大学传统的实施教育和进行研究这两种功能日趋弱化、式微与衰落,单依凭此两点,大学已无存在的价值与必要了。他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是引领师生思想探险与行动探险融合的圣殿,是推动新老学者寻求知识与生命激情交汇的桥梁。”因此,大学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定海神针”,更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四)书写了大学教师发展新篇章
大学教师的发展一般是入不了学术研究的范畴,但是怀特海则不然,不仅提出了大学教师该“如何教学、怎样进行科研、如何全面提升完善自我”等现实问题,甚至大声疾呼“唯论文论”的弊端。特别是提出了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命题,认识到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这在现在看来,依然是振聋发聩和发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