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对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
2019-09-10黄玉环
黄玉环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由于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慢性疾病,很多人都缺乏健康正确的锻炼意识,在没有专业指导下,适得其反,带来很多运动性疾病,运动康复专业恰好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利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运动康复;美好生活;心血管疾病疾病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1-083-01
1美好生活与健康
真正的健康并不只是身体不会生病,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要健康,社会环境要健康,这些都离不开对时刻在变化着的环境与社会的适应性。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而自己就是别人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只有自己健康了,祖国、社会、人类世界才会健康,特别是要学会预防疾病,因为预防不是改变生活,而是防止美妙的生活会被改变。
2运动康复与健康
运动康复指的是以体疗方法来对患者存在的临场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在通过运动康复技术进行锻炼后将会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使人体的身体器官处于正常位置,减少内脏脂肪。当人感冒時会出现肌肉无力,浑身酸痛,头晕等症状,其实这些都可以采用运动康复里的拉伸缓解出现的肌肉粘连状况,促进血液循坏,让每个细胞都有充分的氧气,这样就不会有酸痛感。还有针对一些某个部位受伤或者骨折,经固定包扎治疗的疾病,如果不结合一些康复动作来训练,会导致一些正常部位出现二次损失,那就是肌肉萎缩,肌肉粘连,肌丝排列紊乱,形成结节,产生慢性疾病。
3运动康复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指导
笔者认为,以老年心血管疾病运动康复为例,通过运动康复可以降低高血压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生理机能。此外,运动康复能提升心脏的功能,并降低冠心病与慢性心衰患者的发病率,让体重显著减少,血脂、胰岛素、血压等指数都能有所改善。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合理的运动结合运动康复的知识,恢复得很明显。
每次训练前设计好运动方式、形式、运动量、运动强度。(1)运动方式:包括心肺耐力训练、抗阻力训练等。(2)运动形式:采用间断性运动。(3)运动量: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4)运动阶段: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准备活动:使其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支配一致,避免二次受伤;训练活动:肌肉是受意识控制的,而血管就在肌肉里,训练为的就是改善血流方向与速度,错误的动作就会使训练无效,而且训练可刺激心肌侧支循环生成。整个训练阶段中,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最后部分:放松肌肉,高效恢复,并促进耗氧,还有内脏器官不能随着运动器官而立刻停止。本文没有具体介绍运动的动作,是因为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要针对个人评估总结才能设计出适合不同患者病情的动作。
4小结与建议
本文以介绍美好生活、健康、运动康复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以运动康复指导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为举例,证明了运动康复专业对促进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很多老年人都患有心血管疾病,文章从运动康复专业给出一些解决措施,给患者降低疼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疾病恢复还可以减少家庭医疗负担,增强人民幸福感。综上所述,运动康复专业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
建议人们要多参加运动锻炼,多注意预防疾病。把健康当作一种生活目标,把运动当作一种生活的方式,把运动康复当作生活方式的保护伞。
参考文献:
[1]吴光辉,谢海林.“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国全民体育“四新”解读[J].武术研究.2017.2(11):143-145+156.
[2]程国海,王艳.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现状分析[J].武术研究.2018.3(11):124-127.
[3]马亚妮,霍有亮.“大众体育保健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03):312-313.
[4]冯建军.新时代美好教育生活及其创造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43-48.
[5]廖上桂,邱礼强.“健康中国”理念下老年人体育健身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201-202.
[6]刘志二.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进展——评《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技术》[J].新闻战线.2018(18):157.
[7]李绍冰,王春梅,贾国洪.老年心血管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8]刘英.老年心血管疾病124例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17(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