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生物课学生记忆习惯的培养

2019-09-10赵淼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物课培养

赵淼

摘  要:记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记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生动、有效的记忆,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课;记忆习惯;培养

记忆相对于枯燥乏味的背来说,其中包含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工作,记忆是学习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在生物学的学习中,记忆力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新形势下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求知,使学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记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记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生动、有效的记忆,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记忆和其他一切心理活动一样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的记忆力发展趋势是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由直观形象记忆向词语抽象记忆发展。在学习中,自觉地遵循记忆规律,便可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累积、思维的提升、创新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实质。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生物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强化学生的思维、观察、实践、分析等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记忆カ的开发,现七年级学生生物记忆力普遍低下,而记忆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学生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记忆方法的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出示目标,帮助学生有侧重的去学习。在生物课上尽量做到每一节生物课新知识讲授之前,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这一节课的学习重难点,目标是记忆的前提,有侧重,学会抓大放小,才能在保证一课一清的原则上,提高学生整节课的听课效率和记忆的程度。教学中紧扣目标进行,目标明确了可提高大脑皮层相关中枢的兴奋度,使记忆效率得到提高。

提倡学生理解记忆,避免不求甚解。生物学是一门自科学。它拥有与其他学课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而生物又不能枯燥乏味的背,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很多学生习惯于去死记硬背老师在生物课上给划出答案,结果造成了记忆的“少、慢、差、废”。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晰而简单的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这样记住的知识オ是真正的记得扎实。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救出来。如在记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时,讲清楚三者的功能和作用,强调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相比三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学生理解了就极易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帮手。在逐步摸索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感兴的东西他们主动去学而且学得好。学习的兴趣是记忆的动力,事物越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越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时,要注意这一点,在上课时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题,例如,以图片,视频,或者新闻报道等形式,让学生就此问题或者事件进行思考,让他们主动地,兴奋地去学习,思考和记忆。讲授《流动的组织—血液》时,可以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孕妇刘某某产后大出血,由于路途太远,送入医院时以出现重度昏迷,经奋力抢救1个小时后,终因失血过多造成死亡。这时学生会自发的,急迫的想去知道原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带入了生物课堂。还可以在授课时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适时讲解生命学科前沿和生物学科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练习时结合学生爱好特点,经常变换角度和节奏,增加趣味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开启记忆之门。

记忆是学习的朋友,遗忘是学习的敌人。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算好的。要记忆,就要和速忘作斗争,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熟记后最初忘得比较快,而后逐渐缓慢。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技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也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记忆是在生活实践中先前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里的反映.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于记忆。为了防止遗忘,在记忆后应该及时复习,否则就会记而不牢,学得多记得少:学得快忘得也快。很多学生由于不懂这个规律,往往费了很大的劲背下来,自以为大功告成,不及时复习,直到期末考试时才去光顾它原来的记忆却己荡然无存,同时记忆的内容多起来,结果顾此失彼,最后归罪于自己记忆力不好。提高记忆和学习的效果是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获得的本领。

灵活利用小组,提高效率。启发学生改革传统的学习方法,强调自学,培养勇于探索的独立精神,要求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进行加工和筛选,灵活利用小组成员,自学后可以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得出小组答案,此时的交流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也杜绝了个别学生偷懒,假学习的现象。课上可以给2~3分钟的记忆,提供给学生记忆的紧迫感,提问的环节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小组内自行组和,两两互考不仅可以加大学生重复记忆的次数,同时,负责考的学生与被考的学生认真程度也被提升到最高。做到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头脑里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某个,就能准确地取出所需要的材料。”苏联军事家苏沃洛夫也曾说过:“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这个仓库有许多隔断,因而应该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良好的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徑,是学生应该培养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生物课培养
转基因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