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多头蚴病诊断与治疗
2019-09-10李进仓
李进仓
摘要:脑多头蚴主要寄生在犬和野狼等肉食性动物体内,在牧区的牧羊犬体内可大量繁殖,由于牧羊犬与绵羊会接触,绵羊群将会受到多头蚴病的威胁,因此会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该文讨论了绵羊脑多头蚴病原的发育史与形态特征、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羊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绵羊;多头蚴;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1.062
引言
绵羊多头蚴病( Coenurosis)通常被称为脑包虫病或昏厥疾病,是养殖行业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影响1岁和2岁的绵羊和山羊,绵羊更常见此病。多头蚴虫是绦虫(Taeniamultic eps)的幼虫,呈胶囊状,形状多样,主要寄生在绵羊的头部。长尾蚴是囊尾蚴,颜色为白色,外面用薄囊包裹,里面装满透明液体。脑多头蚴病可导致大量绵羊死亡,尤其是年龄较低的羔羊,严重影响羊的健康发育成长,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发育史与形态特征
绵羊的脑多发性病是由绦虫引起,该病成虫是绦虫,寄生于狗、狼、狐狸和其他肉食动物体内,狗和其他动物的小肠排泄物是绵羊脑多头蚴的传播的主要来源。在放牧过程中,草场环境复杂,有各种生物的排泄物,绵羊极有可能在进食中意外食用绦虫的卵,然后很有可能感染脑多头蚴病,当虫卵移入绵羊小肠内,蜕膜成尾蚴通过绒毛粘膜进入体内并最大程度地迁移到绵羊的大脑,并在大脑中长期存在,极少数也寄生在绵羊脊髓中。研究发现脑多头蚴在第23天,其直径约为5mm,第30天时为8mm,当大于45d时,可达到10-20mm,第90天时为36mm,时间为200-250d时,长达50mm。感染45d时,头部开始出现在胞囊中,头部的虫体数量随着胞囊的直径扩大而增加[1]。该病常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4月,绵羊脑多头蚴病的发展规律是每年夏天(6-9月)羔羊开始接触病原体,遭到感染,羔羊在感染后3个月开始出现症状,临床症状通常持续4-6个月,病羊的症状在后期加剧。冬季时当狗食用一只患有脑包虫病的死羊后,从次年6月至次年4月,狗将会排出成熟的虫卵,虫卵发育2-3个月后,当羔羊在食草后吃到虫卵而被感染,导致绵羊多头蚴病的暴发。
临床症状
绵羊被脑多头蚴感染后,绵羊会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开始依次出现表现不同、程度不等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初期,病羊会出现精神抑郁、萎靡不振、身体不和谐、行走不稳、磨牙,还会出现转圈运动、头撞墙、拒绝进食、倒在地上呈游泳状,这种症状持续1周左右,根据羊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不同,会表现出这些症状的程度不一,部分机体状况良好的绵羊该症状较轻,若羊机体消瘦,抵抗力低下,则这些症状的程度会较深,表现的比较严重和明显。在这段时期,当对绵羊进行诊断时,发现虫体已经迁移到大脑,表现为脑部肿胀、充血、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因虫体迁移造成损伤,机体抵抗力较差的病羊经常会出现死亡情况,而免疫力较好的病羊则会逐渐恢复正常。绵羊在感染后约70d,可发现第2种症状。绵羊出现轻度失明、头部向一侧倾斜、阵发性癫痫、摔倒在地并坐下不起、羊毛无光泽、厌食、转圈运动、机体严重消瘦等症状,绵羊头低至胸部,头顶障碍物,有些羊不断甩头,还有的羊出现不断甩头的同时向后走动[2],严重时造成死亡。
病理变化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在急性死亡的绵羊中可看到脑膜炎,也可发现钩虫在大脑中迁移留下的弯曲疤痕,脑部有积液。肝脏中有小米粒状白色病变,肝脏肿胀,质地变脆。慢性病例的病理变化多发生在大脑和脊髓的多个部位。病羊的相邻骨头,骨质柔软,变薄,周围的组织出现坏死,出血,可以看到骨端发炎,萎缩,变性和钙化[3]。
诊断
4.1 流行病学调查
狗或狼带绦虫卵或含卵节段的,在排泄粪便后,健康的绵羊通过食物或饮用水吞入虫卵而被感染。虫卵中的六尾蚴移出绵羊的肠道,并且渗透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多头蚴将会迁移到绵羊的内脏器官,病羊将会很快死亡。进入大脑后,六尾蚴慢慢发展成大脑中的多头蚴。或者在7-8个月后在绵羊的脊髓里长成成熟的幼虫。豌豆大小的虫卵,数量从一个到几个不等。经常位于绵羊的脑部上方或脑部半球之间,偶尔见于脑室,或者在小脑中。因为胞囊的体积逐渐增加,压迫大脑,导致大脑出现神经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羊厂检,可以初步诊断绵羊感染多头蚴病,要想确诊还需在实验室进一步化验。
4.2 实验室诊断
将病羊的脑分开,此时病死羊的死亡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将囊尾蚴的乳液注入綿羊的眼睑。注射后1h,受感染的绵羊皮肤显示出直径为1.75-4.20cm的脂肪,皮肤变厚而肿胀,可保持约6h。
治疗
在绵羊脑多头蚴病的治疗中,过去使用手术切除囊肿。手术的效果与外科兽医的诊断和手术水平有关,脑包虫病的治愈率通常为30%-80%。
预防
6.1 定期驱虫
定期驱虫是从源头预防该病,根据虫卵的感染时间和发育时间,可以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定期驱虫。驱虫时间的确定和药物品种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羊的年龄和所处环境选择驱虫药物和频率,通常可以使用阿苯达唑按照5-15mg/kg的剂量进行冲洗。
6.2 切断感染途径
该病的感染与绵羊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如果生活环境潮湿且较为脏污,则会增加感染该病的可能。要每日将羊圈中的粪便清理十净,保持羊舍的十净整洁,最好定期杀菌消毒,避免有虫体存活。如果发现病羊,则要将病羊及时隔离,避免感染面积扩大。
6.3 加强牧羊犬的管理
很多养殖者会采用牧羊犬放牧,由于狗是该类虫卵的携带者,因此要做好牧羊犬的管理。牧羊犬应固定在一个地方,并按月给予牧羊犬驱虫,使用吡喹酮一次驱虫剂,每剂150mg,将吡喹酮的胶囊包裹在肉或狗粮中以便狗吞咽,并在驱虫后2d,粪便应采用集中焚烧处理,使驱虫效果更加彻底,避免在放牧过程中狗将粪便排在牧场使羊误食而造成感染。
6.4 严格遵循屠宰流程
对于每年屠宰的羊,应有固定的屠宰场地。屠宰羊的内脏器官应严格处理,避免感染多头蚴病。患病器官被烧毁或深埋,屠宰场地面应彻底消毒,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加强预防和控制多种流行病,包括包虫病,采用科学化和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进而确保绵羊健康有序养殖的发展。7结束语
脑多头蚴有一定的潜伏期,感染初期基本无法发现,在生产中要注意观察,根据寄生虫体的发育史和绵羊感染的时间,提前预防可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l]王敏.吡喹酮对绵羊多头蚴病疗效观察[J].中国畜禽种业,2017(8):138.
[2]蔡丙严,田其真,陈旭.绵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J].斋禽业,2018(2):65.
[3]黄智.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8(l):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