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
2019-09-10屠华琰
屠华琰
摘要:河道整治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整治与生态型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困境,必须要加大对河道生态整治的重视力度,联系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积极应用生态治理,才能保持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基于此,文章就“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这一课题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治理;应用策略
随着绿色化建设生态环境理念的不断发展,生态治理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由于河道整治研究与生态治理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传统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沿線和人工渠化等措施过分强调对功能的要求,河道丧失了基本的服务功能。当前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水资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城市中的河道治理和环境保护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式,对城市河道的治理需要在满足基本的防洪排涝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对河道的美化,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
1我国城市河道的现状
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城市中的水体污染严重、河道淤积以及生态环境失衡,很多地区的河道较浅,河道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坏。我国城市建筑不断发展,对于河道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河道系统被严重破坏,而且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污水被大量排到城市河道中,导致城市中的河道系统遭受到很大的破坏。还有一些人工开凿的河道和水利工程给河道造成很大的压力,河道发生严重的淤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如果对河道的治理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河道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
2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
2.1行洪能力下降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因城镇居住面积有限而导致大凌河两边岸坡面积不断被侵占,河流断面空间逐渐萎缩,河道过水面积减少,河流底部泥土淤积情况严重。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改变了城镇水文环境,主要表现为道路下垫面硬化以及城镇排水系统压力过大,地表降雨径流量增大导致积水洪涝灾害频发和降雨径流量超过河道防洪标准。
2.2水土污染
城镇河道是降雨和城镇地表水的汇集区,而人类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将会随着地表径流水或降雨汇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并且由于对人类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处理不达标甚至未经处理就排放进入河道,该类污染是引起水环境破坏的关键因素。
2.3生态环境退化
河道径流面面积减少引起河流行洪排泄能力较差,河道底部污染物逐渐积累导致水质变差,且水体受污染物影响其氧溶解量显著减少,水体中生物数量和生物类型将因含氧量不足而逐渐减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类活动破坏了河道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致使湿地消失,河道硬化阻止了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联系,河岸和滨河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减少或转移,最终导致河道整体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丧失。
2.4城市环境的恶化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颁布了相关的环境政策,但是实际实施有着很大的难度。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河道的硬化,减少了河道中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链也严重遭到破坏,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不能有效实现的。
3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
3.1规划引领,贯彻生态理念
负责河道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在思想层面突破局限,开放传统思想,充分认识到河道的生态功能,把生态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才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第1,科学规范河道治理方案。单位部门在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应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到河道在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而在进行全面整治时,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第2,严格选择整治地址。有关单位部门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根据轻重缓急,优先考虑一些污染严重、急需治理的河道,并将这些河道纳入重点范围,优先治理。第3,丰富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更需要选择适合河道需求的生态治理技术。譬如说:在进行污水净化处理时,就可以选择SPR污水净化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化学方法,能够把溶解状态的污染物从真溶液状态下析出,从而形成胶粒。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选用一些吸附剂将其从污水中分离处理,最后送入脱水装置中进行脱水处理,而这些经过脱水处理的胶粒还可以用来制造地砖,免除了二次污染。
3.2推行“三化”,着力建设生态河道
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着重考虑供水兴利、防洪等功能的发挥,当前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考虑生态河道的建设,推行“三化”,使其所具备的生态功能作用得以发挥。首先是河岸全绿化。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大力推广植物措施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植物的护岸作用,在河岸种植多种植物,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营造一个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以充分发挥生物群落间的生态作用,做到生物护坡、物理截污。其次是护岸多样化。在进行护岸建设时,要优先选择一些生态化的材料,积极推广自然资源和生态材料的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河道的实际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护岸形式。再次是景观人性化。在着力建设生态河道时,还要想方设法为河道中的水生动植物创造繁衍条件,让河道不仅具备供水兴利的基本性功能,还能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营造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环境。
3.3创新机制,实现河道管护全覆盖
(1)明确河道管护主体和范围。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活动,其涉及到多部门参与,必须要加强组织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责任,切实做到“主体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够避免出现职责混乱、无人管制的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从定员、定标准、定时间、定报酬四大方面入手进行管护,一旦出现问题,势必要严格追求责任。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河道管护工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护标准,确保河道管护做到三无,即:河内无垃圾、河岸无违章乱建、河坡无杂草。(2)提升设计审查管理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河道生态治理工作与生态型城市建设有着紧密性的联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推进的今天,实现河道生态治理,以充分发挥河道自身的生态功能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并立足现状,找出有效方法,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
参考文献:
[1]谷勇峰,李梅,陈淑芬,刘连江,王翠彦.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04).
[2]李泽君.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之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