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建构浅说

2019-09-10刘学柱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中职语文

刘学柱

摘要: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尚没有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是目前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状况不佳、效率不高的根源所在。建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体系,是将中职语文口语教学推向成熟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理论建构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将口语交际作为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内容,与写作并列。依据《大纲》编写的语文教材,如高教版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也将语文口语表达与交流作为教学重点。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已引起充分重视,被视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但是从实际教学的层面来看,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中职语文教学依然以课文教学为中心,围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条主线展开,口语交际教学往往被教师草草带过,甚至直接忽略。口语交际教学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实践不足。另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特性也未得到彰显。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在课堂中展开,口语交际测评主要通过卷面考试进行。交际口语包括生活口语和职业口语两类,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为学生从业做准备的,也就是说,中职口语教学具有職业性。但这种特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大纲》和教材编写的层面上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尚未落实到位,或者效果不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学评价对口语交际教学重视不足,教师对口语交际缺乏充分的认识,教材编写不够得力、教学不易操作,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经验缺乏,教师口语交际水平有限、难以驾驭教学内容。

时至今日,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尚没有建构起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所有的只是碎片化的经验,也没有形成风格多样、切中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如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一样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理论体系下的教学基本模式。只有这样,中职口语交际教学才是理性的、规范的,才能走向成熟,步入正轨,迎来崭新的局面。

一、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位

2009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课程定位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在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口语交际都与写作同列于表达与交流版块。在《大纲》指导下编写的语文教材,也将口语交际内容作为一个版块出现,这是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中职语文课程与普通高中(与中职同为初中毕业起点)语文课程不同,不属于主干课程,两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与专业课相比,中职语文课也退居其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更难引起关注,甚至被忽略。要建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不仅要明确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位,使之在教学中得到充分重视,而且对于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位也要加以分解和细化,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

二、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有人说:纵观我国语文教育,学生不知为何要阅读,为何要写作,似乎考试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似乎学习与生命本体成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以寻求更高的学府,找到更好的工作。普通中小学如此,中职教育亦不例外,而且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的教学更加松散。师生教与学均感迷茫,教学氛围不振。《大纲》和教材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并无明确的说明。建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体系,要求研究《大纲》和教材,了解培养目标,明确口语教学目的,做到切实而可期。

三、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根据《大纲》精神,总体目标是要通过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能够适应继续学习,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的需要。但是这个总体目标的指数是什么、如何测定是需要研究和确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一二三级、甲等乙等之分,那么口语交际水平的其他分项呢?比如说话的流畅度、得体度、语言的精彩度,凡此种种的指数是什么,如何测定?另外,总体目标下的分段目标是什么?分段目标是成次序排列,还是呈阶梯状推进?如何做到科学合理?所谓科学合理,既指口语交际教学科学地展开,又指切合学生学习状况。这些在教学时也需要一个确定的目标。

四、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如高教版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包括提供案例、讲述知识、练一练等内容。而知识点和训练点,不外乎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类型。这些案例也是情景化的、个别性的;口语交际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点和训练点也几乎是零散的,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紧密严谨科学的系统。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确定,关键在教材。可以说目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状况不佳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教材编写。现行教材最缺乏的是归纳口语交际规律的内容,以及切合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能自主处理教材,教师如何把握和开发口语教学内容,也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五、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质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质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现在的问题是,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要素是什么?有人认为,口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境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3\*GB3简单地说,所谓语言能力,就是张嘴说话的能力。所谓语境能力,就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中说话的能力。所谓话语能力,就是一种动态的言语能力,能说出得体、合境、富有逻辑、生动形象的话语。所谓策略能力,就是说话时使用技巧和策略的能力。一般而言,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要素是语境,能语言顺畅、语意连贯地表情达意,得体而具有策略,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体现。这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质所在。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一实质,培养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当然,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还要强调职业性,比如学前教育、会计、护理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表现在职业要求上,如幼教教师要掌握“儿童化语言”,护士要具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这些特殊人群交谈的能力。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对于这些能力的认识尚需确认,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六、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有人说:“口语交际教学有三个层次:一为日常层次,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自然‘习得’的层次;二为规范层次,多是学生通过书面语言模仿而‘学得’的层次;三是规律层次,一般是通过语用知识学习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得’的层次。”=4\*GB3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当然,口语交际教学重在训练和实践。训练与实践不是同一个概念。目前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比如高教版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练一练”环节,多半是在“纸面上”或者模拟环境中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尚屬“纸上谈兵”。这样训练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现实交际中的能力,是一种假能力;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才是真实的、有用的能力,是真能力。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一线教师的不断摸索,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包括普通中学)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法。这是来自一线的宝贵理论财富,虽然零碎,但十分珍贵,迫切需要加以总结、提升。

七、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课时安排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版)规定基础模块的口语交际教学课时是20个课时,职业模块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合计课时是12~14个课时,拓展模块未作规定。这样的课时安排只能满足教师对案例分析、理论讲解、知识传授的需要,但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和实践是长期的,需要占用大量课外时间。

中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专业课是主干课,语文课只是基础课,无法分得更多的课时。课时无保障,是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八、关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测评

学生学业评价包括所谓常模参照测试=5\*GB3和标准参照测试=6\*GB3。这两种测评方式并行不悖,是评价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两个维度。但是不管哪个维度,关键都是检测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测评,那么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目前的普通话等级测试,能比较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更加复杂的现实口语交际能力测试,还需要探索出类似于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韩洁.美国口语交际教学对我国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建构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5(12).

[3]曹建召.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06(6).

[4]阎战友.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与测评[J].语文建设,2016(11).

[5]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中职语文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对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思考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