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式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2019-09-10王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王莉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开端,而物理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问题导学模式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手段,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而如何构建基于问题导学式的课堂模式是物理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导学式 初中物理 教学

引言

在新课标教学中,实验探究是教师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培育方向,其中所涉及的要素较多,例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便为两个重要因素。作为一门探究性强的学科,初中物理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问题导向”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模式,如何将其巧妙地融入到物理课堂当中,值得物理教师深究。

一、构建问题导学式课堂需注意的问题

在问题导学式课堂中,问题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关键点,问题的巧妙设置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教师若草率地进行问题的设置,则问题导学式的课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无法成为课堂的增长点,甚至有极大的可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故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时,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

1.问题应具备一定的启发性

帮助学生攻克知识难题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故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尽量选择能够对发散学生思维起到帮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问题题面的措辞上应准确清晰,问题设计上应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贴合一定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结合实际与自身经历,再通过新知识的引导找寻到思维的突破口,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引起其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准备问题时,一方面要注重问题的导向性以及针对性,避免学生思维上的天马行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问题对发展物理思维所带来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2.掌握学生的物理基础

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现象。物理这门学科虽理论知识抽象但也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趣的物理生活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问题导向模式的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自身知识基础。教师在课前思考问题时,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从学生现有水平入手展开问题的设置,并紧扣物理教材,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引出对新课的知识构建,使学生享受物理学习,将其視作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二、利用问题导学式进入课堂的教学方式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寻找问题

物理这门学科在初中才开始学习,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物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故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并得到物理思维的锻炼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学生在亲自动手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当学生提出疑问时,便是自主思考的开始,而这些问题正是要在探究过程被解决的。故教师在构建问题导向式课堂时,可转换角度,摸索学生在物理探究中或许会发现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将学生引入更加深刻的物理思考中,以巧妙的方式引导学生顺利自主地完成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有关“浮力”知识的学习时,学生会发现身边许多的现象都存在着浮力,像将气球扔入水中,气球会漂在水面上,而将石头扔下去就会沉到水底。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入门学习时对浮力有一定的认识,但初中物理的学习是更深一层的,是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这一课中,学生需要对密度、体积等进行详细的学习之后,再更加深入地学习浮力这一概念,建立有关这部分知识的思维框架,通过对这些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在学习中,教师可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以这些疑惑为基础设置问题,完成对学生的引导。这一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带着疑问进行探究,还帮助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2.对学生拓展知识

苏版教材向学生所呈现的并不是对某一知识的静止探究,而是以针对这一问题所给出的例题为引,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空间。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无法快速理解的,教师应紧扣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新课的教授,并不断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使其对于知识的把握更加牢固,又能使新知识易于理解。

3.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使用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物理课堂的探究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后,有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样的?若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就直截了当地将答案告知学生,则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学习惰性。在面对不同种类的问题时,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合作探究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让学生的思维在物理探究中得到良好的启发。如在进行《光的折射》一课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中成员分别准备不同的实验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在课前,教师可提出问题:思考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不同形态透镜所成像不同的原因。在课上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时,小组内部成员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做出解答,这时课堂上学生的物理探究欲望最强烈。教师以问题作为下一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内容展开实验探究,在学生已经有了充足的思考后,向学生传授本课的概念知识。如此一来,教师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虽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个人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困难,但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设置团体实验探究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其中如何进行实验任务分配以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是团体合作的重点。探讨过程中,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以此进行思维冲突交汇,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为证明自己所持观点的正确性,会认真地进行思考并结合实验现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这也是提倡以问题导向为基础进行合作的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式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为经典的教学模式,它能够长久地被应用在物理课堂中,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思维模式的利器。教师在构建问题导学型课堂时,应紧紧围绕物理现象、不断拓展深化教材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利用问题将学生与知识巧妙结合起来。教师应对问题导学和物理教学之间的衔接点进行认真研究,使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下发展物理思维,从而培养更加利于成长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晓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模式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2]鲍林青.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8(2).

[3]左薇薇.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6):6465.

[4]钟铭.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6):9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