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育让校园绽放异彩
2019-09-10周慧
周慧
构建课内与课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学科与民族文化整合的新路径,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伴着乐曲,孩子们深情地朗诵着纳兰性德的词作《长相思》,还从诗词、服饰、舞蹈等方面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满族文化;某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具有土家族风格特色的吊脚楼生动地呈现在了手抄报上;图片展板上有纳西象形文字、纳西建筑,孩子们吹奏着巴乌,唱着《彩云之南》,跳起了孔雀舞……
这是学校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特设的“我研究我分享”时段的精彩掠影。学校地处回民聚居地,有历史悠久的清真寺,社区氛围和谐融洽。我们立足本土实际,确立了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发展目标, 2016年成功申报了济南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民族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研究”,确定以“一班一民族,一班一民俗”为主题构建班本课程,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特色德育、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六方面打造民族文化教育特色,擦亮“民族教育”品牌,为孩子们认同各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提高综合素养创造平台。
学校开辟了“民族团结中国一家”“民族风情馆”民族教育基地,营造“56个民族是一家”的团结氛围,开设了书法、国画、剪纸、足球、声乐等社团课程,各班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探究,利用手抄报、研究性作业、班级文化墙等展現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地域风貌。
学校结合教师特长,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构建了课内与课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学科与民族文化整合的新路径,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将民族文化教育巧妙落实在语文、艺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之中。如语文学科结合神话、寓言、古诗等教学内容,通过诵读、诗配画、故事大王等形式,有机渗透民族语言艺术之美;体育学科设立“蹴鞠”足球社,创编现代足球操,让学生体味中国是足球始祖之乐;音乐学科开展“一分钟欣赏”课程,利用课前一分钟播放经典音乐片段,每天向学生普及民族音乐知识;综合实践课以“剪纸”为主线,师生共同探寻各民族的剪纸艺术之美;国画课程中,学生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画土家族土楼、傣族吊脚楼和泼水节、火把节等,走近民族建筑,感受民族风情。教师还充分挖掘书法艺术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引领学生欣赏、描摹东巴文字、满文、朝鲜文、藏文、维吾尔文等,从而领略民族文字之神奇。每年“六一”节的时候学校都会举行艺术展演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机会。《束脩礼》《茶礼》《竹竿舞》《民族服装秀》等节目将各民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或唱或舞或写或画,兴致勃勃,全情投入。这是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的一场盛宴,也是学校民族教育成果的大呈现。
在民族文化教育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师生所表现出的自信、阳光、文明的精神状态,结合学科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歌舞乐器朗诵演讲表演等技能的提高,以及团队合作、谦让宽容意识的增强等,都让学校和家长们欣喜不已。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等,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润物细无声。学校将逐步把班级和校园建成中华民族大家园、世界民族大乐园的缩影,让民族文化教育之树更加枝繁叶茂,花美果丰。我们坚信,民族文化教育必将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的强有力的载体,助推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瑞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