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非遗教育新样态

2019-09-10王文

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皮影课程学校

王文

“妖精,你给俺等着,俺找俺猴哥去……”在学校精心打造的皮影小剧场,魏启桐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表演皮影小段《西游记之大战蝎子精》。他说每周的社团活动时间都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通过皮影戏的学习,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掌握了地道的济南话,还提高了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

2018年9月,全国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一场“非遗文化”的饕餮盛宴惊艳四方。我们在欣赏这些精妙绝伦的非遗项目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思考和探索如何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多年来,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秉承“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的有效途径,构建起了“华彩传薪”的校本课程体系。如今,已有30多项非遗项目变身学校课程。我们努力通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实施,来培育具有中国烙印和中国特质的学子。

文创校园空间,让非遗触手可及

南上山街小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十分重视非遗文化氛围的创设,结合学校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打造了“中国趣”“中国风”“民族情”系列的丰富多元的主题教室以及十大国粹学习空间和各种功能室。我们努力让校园文化会说话:七大“中国风”民间工艺系列主题教室的打造,让学生在教室里即可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热情;八大“中国趣”传统游戏教室里的七巧板、积木、巧环等,无不体现着我们祖先的超然智慧,让学生在学校里即可体验民间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十大“民族情”主题研究教室以各民族的特色建筑、图腾纹饰为装饰主线,学生在这里可以开展“多彩民族”的探究与展示,领略各民族的风采;十大国粹空间里京剧、武术、刺绣、茶艺等艺术元素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折服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打造璀璨非遗文化走廊、学生非遗作品角、非遗文化展室等。借助浓郁、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形成了人人知、人人学、人人爱非遗的良好局面。

打造课程体系,让非遗走近你我

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施“华彩传薪”校本课程,在“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们提炼出了“三育”课程有效实施路径,即工艺育巧、节庆育情、民风育本,并以此为基建立学校“六生”课程群,即“天工”生蕙,指向学生蕙质兰心的动手能力培养的工艺类课程;“天香”生色,指向滋养学生华色含光的民族气质的国粹类课程;“天籁”生灵,指向学生心灵性慧的内涵表达的文艺类课程;“天心”生合,指向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的实践类课程;“天翼”生思,指向培养学生创新批判的思维能力的科技类课程;“天骄”生志,指向培养学生坚毅意志的关键品质的体育类课程。学校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传承非遗。

在学校课程打造方面,人人都是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实施把老师们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不仅成为课程资源,而且使他们作为开发者、研究者,其学习力、反思力、合作力、创造力得以激活,学校形成了“师生人人参与,社团各具特色”的喜人景象。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品茶下棋、烙画刺绣,英语老师带着学生挥毫泼墨、编织打结,数学老师带着学生扎灯画扇、折纸拓印……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人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为了让课程更加丰富,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学校还聘请了非遗传承人到校任教,采取“传承人+教师助教”的方式,由非遗传承人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真正植入校园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济南皮影传承人李娟老师,侯氏社火脸谱传承人侯志新老师,剪纸、叶雕传承人都婉莉老师,兴隆舞龙传承人张连水老师,面人李第五代传承人李咏梅老师,布贴传承人陈光莹老师,鲁绣传承人徐秀玲老师等,纷纷走到学生中间,以自己的绝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引领着学生畅游于非遗文化的浩瀚海洋之中。

实践多彩课程,让非遗薪火相传

“妖精,你给俺等着,俺找俺猴哥去……”在学校精心打造的皮影小剧场,魏启桐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表演皮影小段《西游记之大战蝎子精》。他说每周的社团活动都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通过皮影戏的学习,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掌握了地道的济南话,还提高了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看呀,在那白色幕布后,济南皮影传承小艺人们专注地手持木杆,用灵活的小手操纵着“猪八戒”“小妖”的身体,使它们做出各种动作,再配上诙谐幽默的台词,逗得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李娟老师则在旁边指导孩子们更好地操纵木杆,以做出更精彩的表演动作。李娟老师是济南皮影的第五代传人,是学校特别聘请的非遗老师。每周她都会和学生一起研究皮影的制作和表演,传递皮影的艺术魅力。再来看操场上,锣鼓齐鸣、金龙翻腾,那是南風御龙社团的孩子们正在传承人张连水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新的招式,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校园行”活动在学校隆重举行时就留下了他们英姿飒爽的身影。

不光是皮影、舞龙课程,学校开设的所有非遗课程,均以社团活动方式进行,让非遗文化教育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非遗活动中受益。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全校师生打破班级界线,实行走班学习。秉承“一切着眼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应学生需求,每天都有社团课程。每学年,对所有的课程项目,学生可持PASS卡自主选择,也可网上申报,此举旨在让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中挖掘潜能,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和快乐。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底蕴,感受到了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间在心田中种下了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的种子。

我们将校本课程与艺术教育相整合,由学校领导及各年级音美教师组成工作小组,每个学年制定学校艺术节活动方案。实现全校学生全员参与,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对中国传统工艺开展了研究,还进行了充满创意的工艺传承。班主任、美术老师齐上阵,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工艺制作技能。

学校的“创意中国葫芦”班级工坊在区艺术节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学生的创意传承、巧手绘制,教师的悉心指导、精湛烙画,学校的高度引领、鼎力支持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创意中国葫芦,让各位“看官”啧啧称奇,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我们相信,这样的活动,只要孩子们亲身参与过,无论是否得到鲜花和掌声,他们都将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十几年的课程探索中,南上山街小学秉承 “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这一办学理念,深化课程研究,将特色非遗课程转化为学生生命的文化基因,打造出非遗教育的新样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民族底色、现代素养”的南上山街学子,让学生尽展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

猜你喜欢

皮影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指间功夫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皮影的来历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安康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