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优化幼儿园生活活动实践研究

2019-09-10吴旭荣赵筱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环节幼儿园家长

吴旭荣 赵筱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均强调: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自立、自护等终身发展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围绕如何科学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开展,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教师优化幼儿生活活动组织策略,完善生活活动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和安全自护能力,逐步培养幼儿文明、高雅、自主的生活方式,最终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查摆存在问题,奠定研究基础

问题,往往是教育的起点,它一方面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个环节特有的教育价值。因此,找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挖掘教育价值的首要一环。我们主要从组织管理和幼儿行为两方面进行了问题梳理,为研究找到切入点。

(一)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研究中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教师对八个生活环节的组织、实施和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1)忽视——教师针对生活活动随意组织的多,精心准备的少,专门研究的更少,幼儿基本处于无序、无纲的状态;(2)高控——教师对幼儿在这些环节中的异常或“违规”行为,常常以维持秩序为首要目的,使用强制性的语言命令幼儿服从,导致“教师要求死、幼儿受限多,无所事事等待多”的高控制活动局面;(3)满塞——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多,统一的集体行动多,幼儿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无法从生活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4)缺自主——教师名义上给予幼儿自主权,但实际中控制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如: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面,教师习惯“以包代教”,自定了“来园后或者用完餐,幼儿只能坐在位置上看书”“喝水不能走来走去”等所谓的规则,不考虑幼儿个体需求,限制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二)幼儿的行为问题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梳理出生活活动中小班幼儿存在的 31个行为问题,如:小班幼儿来园环节存在自我服务能力欠缺,惧怕上幼儿园;如厕环节尿裤子、拉裤子频率高,多数幼儿大便后不会擦屁股。中大班幼儿存在的行为问题30个,如:中大班幼儿对食物营养的搭配理解有误,部分幼儿偏食;洗手时马虎、贪图玩耍,常常伴着打闹等。我们运用理论分析、综合提炼等多种方式,对每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诊断,使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二、挖掘教育价值,建立生活活动目标体系

我们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在明确幼儿园生活活动内涵价值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诊断结果,依据《纲要》和《指南》目标要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各年龄段的侧重点,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四个方面细化分解了各年龄段幼儿生活活动的行为发展目标,并具体细化到一日生活八大环节,解决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对生活活动教育价值不清晰的问题。例如: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进餐环节中,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三、潜心实践研究,促进师幼发展

(一)完善生活活动流程,明确教师行为规范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我们分别对来园、盥洗、进餐点、喝水、如厕、自由活动、午睡及离园八大环节进行了研究。针对各环节存在的教师分工不明确、幼儿常规要求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出发,兼顾当前的教育现状及幼儿未来的发展远景,将幼儿在每个环节的理想状态进行了全面详实的定位,对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指导要点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汇编成《城镇幼儿园保育工作手册》和《新教师应知应会手册》,使教师能够在全面把握每个环节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

(二)优化生活环节策略,提升幼儿活动质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遵循自然性、自主性、整合性、渗透性的原则,关注幼儿活动自主性的养成与发展,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安心、自主做事、自由交往。针对我园生活环节组织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活动特性,反复学习、思考研究,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解读,形成系统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汇编了《幼儿园生活活动精细化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策略一:化零为整,促进幼儿自我管理

1.把集体如厕、盥洗、喝水等活动,以分散、自主的方式安排在除集体教学活动之外的活动环节之中;

2.将晨间谈话活动改为在各个环节中自然进行的活动,重点可安排在餐前活动中;

3.将早操和环节转换过渡之间的游戏加以融合,例如把早操中的“热身操”转换成“幼儿自主游戏”,时间可安排15-20分钟,早操时间则改为10分钟。通过优化活动环节,形成了“晨间活动(户外)——集体教学活动(室内)——游戏、早操(户外)——区域活动(室内)——餐前散步(户外)”这样有规律的室内外交替安排的活动序列,減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确保了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

策略二:寓学于乐,开展多样化活动

1.说做一体活动。将儿歌、童谣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及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引导幼儿边说边做,让幼儿在与言语动作的对应学习中熟练掌握多种生活技能。如:《穿开衫》,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吱吱上房子。《叠衣歌》:衣服小宝宝,快快来睡觉。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再来弯弯腰。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

2.角色扮演活动。如:在餐前活动中,鼓励幼儿扮演《营养小纵队》《老虎拔牙》等故事中不同的角色,从中体验营养均衡对身体的重要性;通过表演哑剧,用夸张的动作学习模仿一些洗澡、洗手等卫生行为。

3.游戏化练习活动。用游戏的方式、口吻进行操作练习。如 :小班幼儿不会擦屁股,我们在生活能力区投放了娃娃、卫生纸、巧克力酱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擦屁股的技能。

4.简单的实验活动。主要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相关常识。如:让幼儿将漱口水搁置几天观察变化,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让幼儿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逐渐变软,从而理解要预防龋齿;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脏手与干净手的不同,从而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5.有趣的谈话活动。如:在一日生活的零星时间,让幼儿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发思考,制定出“班级公约”“餐前规则”“如厕常规”“运动常规”等。

6.風格多样的音乐提示。不同风格的音乐适用于一日生活的不同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用音乐引导幼儿进入下一环节。如:早上来园钢琴名曲欣赏;睡前古诗词熏陶,起床古典音乐唤醒;餐点、自由活动等环节也有不同的音乐提示。所有音乐每学期更换一次。

策略三:提供自理、互助机会,提高生活教育质量

一是开展劳动课程。确定了劳动内容,如擦桌子、擦椅子、擦玩具柜、洗小毛巾、整理玩具架、整理图书、照顾自然角等,让幼儿以自愿认领的方式参与劳动。二是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开展穿脱衣服、掖裤子、整理书包、叠被子等21天打卡活动。三是开展互助性劳动。如中大班幼儿相互梳头、运动中共同整理活动器材、值日生劳动等。以上做法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使他们获得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四、实施家园共育,助力研究深入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具体如下:

(一)转变观念

1.利用家长会启发、调动、引导家长认识到生活活动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以便积极配合指导幼儿增强参与意识。如:我们把准需要,切中实际,办有质量的家长学校,给观念,给方法。园长引经据典,以生动形象的事例、专业科学的理论就“培养好习惯,为孩子终身奠基;树立好榜样,为孩子积聚正能量”给家长作了主题讲座。在班级家长会上,教师介绍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宣传“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参会家长500余名,参会率达99%。

2.全园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展示、半日开放活动、文明进餐观摩等,向家长展示、传播先进理念,争取家长支持。

(二)支持参与

1.家长配合班级活动,开展生活活动技能练习。家长在节假日监督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刷牙、洗脚、收拾玩具等,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2.向家长发放活动反馈表,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以便家园携手,共同提高生活活动的实效性。

本次课题研究巩固了教师关注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念,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精神,将生活活动中潜在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开发、提炼出来,形成一套系统的生活环节课程,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特别是刚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行动依据和蓝本,有效地改善了多年来我园忽视生活环节教育的现状,避免今后的教育缺失,真正使生活活动成为增强幼儿生活能力、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环节。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科学优化幼儿园生活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2017050)

猜你喜欢

环节幼儿园家长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