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吴羡仪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吴羡仪

摘 要: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简要地介绍了思维导图的优势,明确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等作用,并详细地说明了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思维训练、导图巩固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的学习起到入门的作用,但是因为学生在之前很少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其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度较高的科目之一。如果教师不能找出适当的方法,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一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托尼·博赞提出的,能够通过多感官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大脑各个区域的功能,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思维导图这一方式能够同时调动学习者的左脑和右脑,将文字转变为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忆,能够极大地提高记忆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引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大多数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且无法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较差。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方法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图片、视频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英语知识点,并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加入大量的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在课堂中融入很多趣味性元素,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或进行游戏等。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印象,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尤其是在进行单词教学的时候,效果格外明显。

(三)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语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口语的锻炼,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口语的锻炼,教师需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展示给学生,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口语锻炼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练习口语。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应该提前将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

(一)设计教学方案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方法,能够使教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直抓重点,减少备课的时间,帮助教师将课堂教学的思路理清,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导致教师在备课时通常也更为注重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很难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极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较为低下。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具有较高趣味性的、画面感强的图片作为背景和素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图片来对知识进行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调动起大脑进行思维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单词“spring”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向学生展示桃花盛开的场景。有些单词可以根据网络上的流行词汇来进行讲解,如目前网络中常用的“粉丝”一词是来源于英语中的“fans”。同时,部分单词能够通过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单词“anybody”时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鲁滨孙漂流记》的片段,并向学生提问“鲁滨孙刚刚登上荒岛时说了几次‘anybody’?”。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anybody”这一单词的含义,并使学生能够明白其应用的语境,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尽量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流行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能够将这些元素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记忆链接,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二)开展思维训练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像和联想来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放射性的立体结构,以此来加强人们的记忆。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种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去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将本节课中会学习的英文单词作为题目,选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负责猜,如果说出了中文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用英文该如何表述。如教师将“apple”作为题目,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苹果,下面的学生马上猜出了正确答案是“apple”,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大家都知道苹果是水果的一种,那么同学们知道其他水果用英文怎么说吗?”学生会积极回答“banana”“peach”“orange”等水果。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apple”这一个单词在思维导图中发散出一个新的分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导图巩固

思维导图的完成需要经过资料梳理、总结归纳、构建导图、增添内容、长时记忆、修正完善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来巩固思维导图中的内容。组织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不仅能够巩固学生英语教学中构建的思维导图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

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法表达的情况,这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使用另一种方法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在两个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A问学生B:“Why didn’t you join the football team?”。学生B想要回答“因为我妈妈认为踢足球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是他不知道“影响”的英文单词是什么,于是就在思考后回答道:“My mother wants me to study hard.”。

在刚开始进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思维导图中的分支进行讨论,给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然后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对其进行概括和复述,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应该将学生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口语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并让其在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主持人”的作用,避免口语能力较差的学生未参与交流过程。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中文,但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进行巩固,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将课堂中的知识点与图片相结合,对课堂内容进行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參考文献:

[1]钱玲叶.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2]艾淑玲.浅谈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J].学周刊,2019(11).

[3]张媚.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9(02).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