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自由、自主地感悟语之趣、文之味

2019-09-10清泉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老师

清泉

编者按: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既是一种语用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优秀的教学能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林明老师正是以此严于律己,坚持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坚持教学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获得审美的能力。

林明,任教于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2018-2020)主持人,卓越指导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嘉应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兼职指导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梅州市首届“嘉应名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专题读写活动教学”等十几个省级、市级课题,其中省级、市级重点课题各一个;主要学术论著有《语有趣,文有味》《融合:自媒体与专题读写活动教学》等8部;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月刊》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文章近50篇;三个教学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市的一、二等奖。《少男少女·教育管理》杂志将其作为封面人物介绍。近六年学生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超过100篇,多位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名列全市前十,多届学生成绩由分班时的倒数提升至前三名。

一、阴差阳错与语文教育结缘

1983年,他通过高考被动录取到师范院校讀中文专业。之所以说“被动”,是因为他本不喜欢语文,更没有想过要做一名语文教师,因为当时他的高中语文老师看他写的文章连文句都不太通顺,字又不端正,不经意间奚落了他一番,从此,他就觉得语文高不可攀了。他当时的愿望本来是想做一名历史学家,因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阴差阳错成了语文教师,从此,这个世界少了一名历史学家,却多了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但是,从他知道自己的录取专业是语文的那一刻开始,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认为,他是在农村长大的,能考上大学,脱去“谷壳”,成为有单位、吃国家粮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的第一学历是大专,1985年8月开始走上教师这个岗位,还没有上岗,他就已经开始了做语文教师的学习。他认为,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是个阅读底蕴深厚的人,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播撒阳光到他人心里去,你得先自己有”,所以,在阅读上,你也必须得先于学生、广于学生、深于学生。他觉得自己肚子里没多少干货,那时他所读的龙岩师专刚复办不久,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少,于是他将图书馆里的文科类图书尤其是文学类的图书基本看了个遍,算是恶补了一点东西。他告诉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语文底子就是在两年的大学学习和阅读中打下的。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就觉得自己也可以当一名语文教师,甚至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事实上,那时他已经开始喜欢上了教师,并且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争取成为特级教师。30多年来,他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专心致志地努力着,虽然今天他已经是个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但还在一直完善自我,因为他觉得自己离“卓越”还很远很远。

毕业后,他在农村中学待了近12年,他从来不认为农村中学的教师就比城市中学的教师低人一等,一个教师要成长为名师,地域等客观要素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人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并以坚毅的信念主动努力去达成目标才是根本。离开了这一条,一切都是浮云。因此,当时全县农村中学第一个发表论文的是他,第一个获得课堂教学奖的还是他,毕业仅仅三年,他的名字就为全县中学语文教师所熟知。

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以致曾经有三次转行到其他行业工作的机会,他都一一婉拒,一门心思做他的教育事业去了。在他心里,教好书,育好人,为国家培养尽可能多的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已经成了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在他获评“特级教师”后,他的学生曾经采访过他,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您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个人素养和能力?他的回答是这样的:第一,对生活有尊严、充满乐观、自信;第二,对家人和家庭有关爱和担当;第三,对教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四,对学生有爱的情怀和责任;第五,对同事和领导能分享、愿合作;第六,对教育教学的学识和能力永不满足;第七,对教育科研有自己的精气神并能精益求精;第八,对新事物能满怀喜悦接纳;第九,对阅读能保持良好的习惯;第十,对身心有健康理念并能自我调适。这对今天的青年教师而言,很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二、孜孜以求语文教育之路

他在总结自己的语文教育成功经验时说,除了阅读,就是持续不断地开展教科研活动,这是一个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两条根本路径。工作两年后,他就承担了当时语文界达人颜振遥先生主持的课题“语文自学辅导”的子课题研究工作。“语文自学辅导”这一课题的思想在那时无疑是超前的,首先,它主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即必须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等感官,调动起他们的手脚和头脑,不断积极主动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疑问的方法,这是第一重要的;其次,这里的“辅导”,是教学的主要行为,教师的任务是必须挖空心思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最佳状态是喜欢学。

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他,让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语文教学探索、尝试的脚步。尤其是被评聘为副高级教师后的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主持了四个省、市级课题,其中省、市级重点课题各一个,由此产生的科研成果十分丰富:不仅他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显著,而且他本人著述颇丰——出版了6本学术著作;从2004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反思目无学生的教学细节》,到2018年再次在该报发表《你会做读书笔记吗?》,2019年在《教学研究与管理》杂志发表《试析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共计30多篇论文或文章。

4年前,广东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罗易老师赠送他一本亲题墨宝《墨谈》,当他读到罗老师主张的“教育是我的宗教,课堂是我的教堂”时,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为罗老师传递给他的,是对教育、对学生如对宗教般的虔敬和执着。由此,他想,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待课堂教学,必然更看重“唤醒”和“点燃”,以至让学生脑洞大开,思维由混沌变得灵活,知识和视野由狭隘变得宽广,精神由粗俗变得高雅。

俗话说,泰山可不是堆的,火车也不是推的,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或风格,不是一夕速成或外力培养而成,而是自我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感悟、积淀、凝结而成的!我想,这也是林老师语文风格形成的最好写照。他发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就是30多年前颜振遥老师的“自学辅导”。虽然,今天“辅导”换成了“引导(指导)”,粉笔加黑板变成了“互联网+”,学生获取知识早已不仅仅依赖教师,而有了丰富多彩的平台和途径。他认为,今天的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成长、共发展,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教”和“学”总是相伴相生的;同时,学生需要教师引导来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交流,因为没有自主阅读,想要提升语文素养,那是连神仙也无法帮助他的;而没有自由表达,哪会有思想的温度、厚度和广度?基于这个认识,他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让我们自由、自主地感悟语之趣、文之味(这里的“我们”包括学生和教师)。简称“二自”语文。

那么,“‘二自’语文”如何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呢?他认为必须找到一个支点。因此,从2012年开始,他连续七年开展了“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专题读写活动教学”(简称“融合教学”)的科研实验教学,并以“读·写·秀”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为支点,以验证是否能夠有效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读·写·秀”既是一个独立的“语文活动”,也是教学的方法、方式和手段,更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阅读是基础,没有读,就做不到有感而发,就不能触景而作;写作是吐纳,是人类表达情感、宣扬思想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和写作是“秀”的先决条件,“秀”归根到底就是展示学生的阅读、写作的成果和素养。它的行动规则是:先读后写,先写后秀,先读后秀,边读边秀,秀后读写。

回顾走过的路,他隐隐感到,崇尚个性自由的他,似乎在不断地希望自己的课堂也能成为“教堂”,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成长、发展的圣地。事实上,他做到了这一点。很多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课堂教学:上大林老师(这是学生对他的昵称)的课最舒服,因为老师表达幽默,课堂没有压迫感,给我们创造了太多自由学习的空间,太多的自主展示和发挥的平台。

他认为,语文课堂结构是树状结构,一方面,课堂教学既要有所预设,更要生成,没有生成,就没有语文课堂,它最考验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不断创造让学生得到更多展示的机会,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进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事实上,他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天马行空的,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由文本的某一点具体分析之后,从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延伸开来,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见闻,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一句“话说回来………‘同样的道理……”将学生又拉回到文本分析中来,学生也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和老师一起神游了一番。在他看来,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所需”(即所缺),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悟,要适度延展文本内容(即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矛盾”“裂痕”,“不但要告诉学生写了什么,还要告诉学生没有写什么”),同时,要积极发掘并适度放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优秀表现。而一到下课铃响,往往一句“欲知……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又勾起了学生的向往和期待。

他几乎不布置课后作业,但可能会有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每周写一篇随笔(有语文老师叫“周记”,对此说法他极不赞成,在他看来,周记的内容多半是随意的,还不如叫“随笔”,更符合“语文”的本色);每月阅读一本书然后完成下达的任务群。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让阅读和创作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是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教学的使命。

一位考上星海艺术学院的学生说:“我可能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一定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每每说到动情处,他告诉我:“实话说,我感到了压力和惭愧,也使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顶多算得上合格,这不是谦虚。”我觉得他就是这样一个低调而谦虚的人!

三、悟得真谛再出发

在不间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渐渐发现:如何引导学生“悟”出文道、世道、人道,是语文教学必须追求的境界。他认为,如果“读”“写”“秀”强调外在、显性,重在吸收和吐纳,那么,“悟”就强调内在、隐性,重在内化、裂变,学生由“读”“写”“秀”活动中悟出“文”道——语言文字表达之道、“世”道——为人处事之道、“人”道——身心修养之道。而“悟”,则贯穿于“读·写·秀”三个教学环节全过程,必须尽力做到读后能悟、写后能悟、秀后能悟,读中有悟、写中有悟、秀中有悟,努力通过“读·写·秀”,读出趣、写出味、秀出美、悟出道!这也是他的“二自”语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于是,他把语文教学的中心和目标锁定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好的、最顶得住竞争力),教给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方法这个语文教学的核心上。他进一步阐述道:落实在语文教学中,这个切人点或者叫“支点”的,即以读、写、秀为平台和方法,以引导学生发现、品味、探究、感悟语文(语言、文字)之美为主线,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感悟语之趣(情趣、理趣、乐趣)、文之味(文字、语言运用之道)。

如今,林老师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承担着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重任,已经带领他的学员们在完成《怎样度过你的高中生涯》这个课题并顺利出版了相关论著后,又开始了《文学梅州经典诗文选读》的研究工作,因为他深信:梅州的,也是广东的,广东的,也是全国的!

他其实一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老师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